由中國化學會催化委員會主辦、南京大學承辦、上海石化院協辦的第十四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于2008年10月14-18日在江蘇南京召開。在10月15日的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化學會催化委員會頒發了第二屆“中國催化獎”。林勵吾院士因其為推動我國催化技術與科學發展所做出的卓越成就,獲得本屆“中國催化成就獎”(冠名“張大煜獎”),張濤研究員因其在擴展催化劑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應用所做出的突出成就獲得本屆“中國催化青年獎”。南京市委朱善璐書記與閔恩澤院士(2007年度中國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共同為林勵吾院士頒發了“中國催化成就獎”;大會主席陳懿院士與廈門大學萬惠霖院士共同為張濤研究員頒發了“中國催化青年獎”。林勵吾院士和張濤研究員分別在會上做了大會邀請報告和Keynote報告。
“中國催化獎”包括“中國催化成就獎”(冠名張大煜獎)和“中國催化青年獎”。“中國催化成就獎”是我國催化委員會頒發的最高學術獎勵。獎勵在催化科學和技術研究中做出原始創新性或創造性成果、對中國催化科學的發展或對我國催化重大應用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催化科學工作者。獲獎者應具備嚴謹的學風,在國內外催化界有較大的影響和較高的認可。主要獎勵近十年內所取得的成就。“中國催化青年獎”是獎勵在催化科學和技術研究中做出創造性成果、為催化科學和催化應用的發展做出突出成績的中國青年催化科學工作者,獲獎者應具備嚴謹的學風,在國內催化界有一定的影響和認可。“中國催化獎”每兩年評選一次(與全國催化大會召開年同步),一般每次評選“成就獎”1人,“青年獎”2人。由中國化學會催化委員會頒發榮譽證書及獎金。如無合適人選,可以空缺。在2006年蘭州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大會上,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閔恩澤院士獲得了首屆“中國催化成就獎”,清華大學徐柏慶教授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劉中民研究員獲得了首屆“中國催化青年獎”。
更多閱讀
昨日,加拿大工程院公布了今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52位杰出學者當選。其中華人學者16名,包括聯想芮勇、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華為朱培英、西蒙弗雷澤大學裴健教授等。今年全球共有52人當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穆斯堡爾譜研究組(DNL2005)王軍虎研究員團隊利用三聚氰胺誘發的金屬載體間強相互作用(StrongMetal-SupportInteraction,SMSI),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穆斯堡爾譜研究組(DNL2005)研究員王軍虎團隊利用三聚氰胺誘發的金屬載體間強相互作用(StrongMetal-SupportInteraction,SMSI),開......
9月19日至29日,應智利大學、厄瓜多爾天主教大學、哥倫比亞羅薩里奧大學邀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訪問智利、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推動與這些國家在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方面的交流合作。在智利期間,張濤訪問了......
6月18日,首屆“中國科學材料·創新獎(ScienceChinaMaterialsInnovationAward)”揭曉,我所張濤院士因其“在工業催化材料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特別是在單原子催化方面的開......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中心的王愛琴研究員、張濤院士團隊在長期從事單原子催化劑和生物質轉化研究基礎上,首次將高金屬載量的鎳-氮-碳(Ni-N-C)單原子催化劑應用于生物質轉化反應中并取得......
近日,英國皇家化學會旗下期刊GreenChemistry宣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成為該期刊的編委會成員。GreenChemistry創辦于1999年,是綠色化學領域頂級權威學術刊物,2......
1月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到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調研國家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任務組織實施工作。中科院副秘書長汪克強和發展規劃局有關負責人陪同調研。張濤聽取了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
張濤中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十九大以來,中科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通過座談討論、支部集體學習、黨員干部自學、撰寫學習體會、微信互動學習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重要內容,深刻理解十九大報告的新思......
8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到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調研科技智庫和特色研究所建設。張濤首先實地考察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和地理資源所古籍方志館,聽取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