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 杜氏利什曼原蟲又名黑熱病原蟲,主要寄生于人體巨噬細胞里,通過昆蟲媒體白蛉的叮咬而傳播。在人體的發育階段為無鞭毛體,
又稱利杜體(Leishman-Donovan
body),在白蛉體內的發育階段是前鞭毛體(鞭毛體)。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動物單核吞噬細胞內的無鞭毛體,蟲體很小,卵圓形蟲體大小為2.9~5.7×1.8~4.0
um;圓形蟲體直徑為2.4~5.2
um,常見于巨噬細胞內。經瑞氏染液染色后原蟲胞質呈淡藍色或深藍色,內有一個較大的圓形核,呈紅色或淡紫色。動基體(kinetoplast)位于核旁,著色較深,細小,桿狀(圖3-7)。在油鏡下有時可見蟲體從前端顆粒狀的基體(basal
body)發出一條根絲體(rhizoplast)。基體靠近動基體,在光鏡下難以區別。前鞭毛體寄生于白蛉消化道。成熟的蟲體呈梭形,大小為14.3~20
um×1.5.~1.8
um,核位于蟲體中部,動基體在前部。基體在動基體之前,由此發出一鞭毛游離于蟲體外(圖1)。前鞭毛體運動活潑,鞭毛不停地擺動。在培養基內常以蟲體前端聚集成團,排列成菊花狀。有時也可見到粗短形前鞭毛體,這與發育程度不同有關。 |
---|---|
實驗步驟 | 1. 活的鞭毛體:系取自三N氏培養基內的標本,在低倍或高倍鏡下觀察其活動。前鞭毛體的鞭毛常相互交織在一起,其排列常呈菊花形(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