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44.shtm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與環境科學中心博士生李旭和博士后Luis Carlos Ramos Aguila在研究員劉菊秀的指導下,研究揭示了杉木人工林隨林齡固碳速率和碳儲量變化規律。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
全球變暖已經是不爭事實,減少化石燃料燃燒和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對于減緩氣候變化至關重要。在我國提出“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人工造林增加陸地生物量和土壤碳匯是減緩當前全球變暖趨勢的有效方法。
杉木是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一種重要鄉土針葉樹種。近年來,一些研究通過模擬模型和統計方法評估了中國森林碳固存潛力,然而,準確評估固碳潛力和固碳能力有必要進行實地測量數據以了解不同林齡杉木林固碳能力和固碳速率的差異,有助于修正模型,服務于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
不同林齡杉木林生態系統碳儲量概念圖。研究團隊 供圖
研究人員依托廣東省樂昌林場,通過測量杉木人工林5、10、15、20、30和60年林齡的喬木層、林下植被層、凋落物層和土壤層碳儲量,發現喬木層、林下植被層、凋落物層、土壤層和杉木林生態系統的碳儲量隨林齡穩步增加。
從5年到60年林齡的杉木人工林生態系統總碳庫從129.11增長到348.43 Mg ha-1。杉木人工林的固碳速率在前兩個林分區間(5-10和10-15林齡)總體增加,15-20林齡區間達到峰值611.74 g m-2 year-1,然后在20-30和30-60林齡區間下降。研究表明,碳固存率與樹木的年齡有關,杉木林的中林齡階段(15-20年)的森林的碳固存率最高。
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劉菊秀表示,該研究揭示了杉木人工林隨林齡固碳速率的變化和固碳能力,相關信息有助于國家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和植樹造林計劃。
上述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0/531421.shtm10月11日,科幻電影《749局》科影融合特別場在京舉行。電影主創團隊與科技領域相......
10月11日,甘肅省迎來了職業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大學正式揭牌成立。這一歷史性時刻標志著歷經六十八載發展的甘肅省唯一一所林業類高等院校,正式邁入了本科教育的新階段,開啟了新的征......
”標志性科考活動獲系列重大突破 “第二次青藏科考標志性科考活動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科考主體任務已經基本完成,這次科考從天到地、從冰到水取得了全方位的進展。”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
關于確定2024年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名單的通知北京市、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陜西省、青海省生態環境廳......
10月8日,華中農業大學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團隊梅之南教授和楊慶勇教授課題組,發布了首個專門面向菊科植物的多組學數據庫平臺——AsteraceaeMulti......
實驗桌上堆放著精密儀器和焊接工具,電腦上是正在運行的電路圖,一頁頁寫滿了數據、畫滿了圖樣的紙張在桌面鋪開,各式或大或小的電子元件前,南京郵電大學工程實驗教學部創新中心副主任郝學元正在埋首研制電工電子實......
近日,記者從中國計量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蜜蜂與蜂產品學研究團隊主持的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GB/T44349-2024 蜂花粉總多酚的檢測福林酚試劑比色法》和《GB/T44350-202......
10月10日,由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組織并主持召開的“面向軟性物料的多級賦碼追溯柔性包裝生產線研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議在廣東佛山舉行。經專家鑒定,該項目成果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記者獲悉......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組培與轉基因團隊在全球率先獲得了橡膠樹CRISPR/Cas9純合基因編輯橡膠苗。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經濟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CropsandProd......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香(大)蕉栽培生理生態研究組從森林鏈霉菌2-6中分離獲得抗枯萎病菌(FocTR4)的活性物質FluvirucinB6,解析了該抗真菌物質的抑菌作用位點及抑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