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1月4日宣布,搭載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最新拍攝到的火星特寫照片顯示,“機遇號”火星車已抵達圣瑪麗亞隕石坑邊緣,并準備進入隕石坑內“走一走”。
該實驗室在一項新聞公報中說,圣瑪麗亞隕石坑大約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寬約90米。“機遇號”于2010年12月中旬抵達其西南邊緣,準備在未來兩個月內考察隕石坑內的巖層,以尋找可能存在的含水礦物。科學家們懷疑,數十億年前火星上曾經存在過水,找到這些礦物將是證明這一猜測的關鍵證據。
自2004年1月登陸火星表面以來,“機遇號”火星車一直在地面控制人員的指揮下逐個考察沿途經過的隕石坑,以尋找過去火星表面曾經存在水的證據。此次對圣瑪麗亞隕石坑的考察標志著“機遇號”在火星上的“生活”進入第8個年頭。
美國航天局官網日前發布消息說,美國“毅力”號火星車近日在火星耶澤羅隕石坑附近采集到一塊帶有“豹紋”的獨特紅色巖芯樣本。科學團隊初步分析認為,這種“豹紋”可能表明火星遠古時期曾存在微生物。本月21日,“......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分析NASA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樣本,計算出月球上最大的隕石坑形成于約43.38億年前。研究結果近日發表于《科學·進展》雜志。科學家們通過對樣本中鋯石晶體的分析,確定了......
2024年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哈爾濱工業大學牽頭的4項科技成果榜上有名。航天學院張幸紅教授牽頭的項目、朱嘉琦教授牽頭的......
“駕駛火星車除了技術難題,還有個特殊挑戰,得和‘祝融號’一樣按照火星日作息。國際同行也面臨這樣的問題。”談及在火星上“駕車”是何種體驗,天問一號任務遙操作總體主任設計師張輝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如......
“洞察”號火星車 圖片來源:NASA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研究火星地震的火星車即將“死去”。最近一場火星風暴使灰塵覆蓋了美國宇航局(NASA)“洞察”號火星車的太陽能電池板,這也就遮......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3.2億千米之外,成功著陸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5月22日10時40分,祝融號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始新的征程……祝融號!一個新奇的名稱舉世矚目。2020年7月2......
大約20億年前,一顆可能是小行星的天體撞向地球,在今天南非約翰內斯堡附近的一個地區形成了迄今地球上最大的隕石坑——弗里德堡隕石坑。此前的研究認為弗里德堡隕石坑是由一顆直徑約15公里的天體,以每秒15公......
9月19日晚,科技部、國家航天局等單位聯合舉辦了一場科普活動,邀請航天領域的多名專家為青少年分享航天知識。記者在活動中獲悉,預計今年12月,“祝融號”火星車在滿足兩個特定條件后將會自主喚醒。航天領域的......
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再次經過火星車巡視區域上空,拍攝了“祝融號”巡視區0.5米分辨率影像圖,圖中“祝融號”火星車行駛路線清晰可辨。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工作30......
今年5月15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如今,祝融號火星車已運行超過210個火星日,環繞器在軌510多個火星日……從發射、環繞到著陸、巡視,天問一號的一舉一動,備受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