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教授首次發現了第一心區特有的標志物:“HCN4”,這一發現對心臟疾病的再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最新一期國際著名醫學期刊《循環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同濟大學醫學院梁興群教授和孫云甫教授的這一重要研究成果。該論文的題目是:“HCN4 Dynamically Marks the First Heart Field and Conduction System Precursors”(“HCN4動態標記了第一心區和起搏傳導系統前體細胞”)。
“長期以來,作為心臟最先形成部分的第一心區,人們對它特異性的標志物卻知之甚少。”孫云甫教授介紹說,“此外,心臟起搏傳導系統是由特化的心肌細胞組成的,可是這一系統的動態形成和細胞來源,也一直是個未解開的謎。”
這個與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藥學院Sylvia Evans教授課題組合作完成的研究結果顯示,“HCN4”是心臟發育過程中第一心區的特有標志物;第一心區、第二心區的前體細胞分別參與了心臟起搏傳導系統中房室結、竇房結的形成。
“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人類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對于心臟的干細胞再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孫云甫說,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等心臟病大多源于左心室,而左心室正來自于第一心區。找到了第一心區的標志物,就意味著今后可以在心臟疾病的再生治療中,從人類干細胞培養中,分離、純化出真正所需要的左心室前體細胞或心肌細胞,從而為更為特異和有效的干細胞治療奠定了基礎。
同期雜志上,哈佛大學著名學者William T. Pu教授等還就此發表評述文章,認為這一成果為在動物體內識別和分離第一心區細胞提供了可能。利用這一標志物,并結合其它的心臟細胞標志物,是否能夠從人類多能干細胞培養中有效分離出左心室心肌細胞,值得期待。
據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后,紐約大學醫學院的著名心臟病專家Glenn Fishman教授等對此予以重點推薦,認為該研究的重要貢獻,在于闡明了第一心區和第二心區干細胞在心臟傳導系統形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個傳導系統動態形成模式。
迄今最大、最全面的人類肺細胞圖譜8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通過結合近40項研究的數據,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創建了第一個完整的肺單細胞圖譜,揭示了肺部細胞類型的豐富多樣性,其突出了健康與患病肺部的關鍵......
迄今最大、最全面的人類肺細胞圖譜8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通過結合近40項研究的數據,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創建了第一個完整的肺單細胞圖譜,揭示了肺部細胞類型的豐富多樣性,其突出了健康與患病肺部的關鍵......
2023年6月8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推出最新版xCELLigenceRTCASoftwarePro2.8版本,這款集成軟件包用于運行和分析實時細胞分析數據。該改進版本可......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明確要求,強調“注重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在調查的基礎上深......
NPC(核孔復合體)是細胞內最龐大、最復雜的分子機器之一,是介導生物大分子進行核質轉運的唯一通道,參與細胞內眾多重要的生命活動,其功能的紊亂能夠引起包括癌癥在內的多種嚴重的疾病。近年來,通過整合冷凍電......
多細胞生物在發育過程中,存在著多種預定的、受到精確控制的細胞程序性死亡,例如細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壞死(Necroptosis)、細胞焦亡(Pyroptosis),以及鐵死亡(Ferr......
根據《自然》發表的一項發育生物學研究,一種母乳中的脂肪酸對于新生小鼠心臟的成熟十分關鍵。這些發現揭示了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新生小鼠出生后心臟發育的機制。出生會給新生的心臟帶來許多挑戰,需要心臟細胞經歷多種......
步入夏天,又到了減肥的“黃金時節”。提及減肥,無外乎于“管住嘴,邁開腿”。現有減重指南中提到,成年人在減肥時,需要每天通過運動+減少食物攝入的方式來消耗500-600千卡的熱量,其中運動消耗就要達到3......
5月14日,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Athenex宣布,經過持續的戰略審查,已與貸款機構達成協議,以加快其主要資產的銷售過程,包括AthenexPharmaceuticalDivision(APD)、Or......
小膠質細胞位于人類免疫系統和大腦的交匯處,是一種專門的大腦免疫細胞,在發育和疾病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小膠質細胞的重要性是無可爭議的,但對它們進行建模和研究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與一些可以在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