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8日上午成功發射艾普斯龍4號固體燃料火箭,將7顆衛星送入太空,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一顆可制造流星的衛星,預計明年春天可首次上演“人造流星雨”。
東京時間18日9時50分(北京時間8時50分),“一箭7星”從日本鹿兒島縣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升空。這也是艾普斯龍火箭的首次一箭多星發射。發射3小時后,7顆衛星已全部進入相應軌道。
此次發射的最大看點,是由日本太空創業公司ALE研發的可制造人造流星的ALE-1衛星。這顆衛星長寬均為60厘米,高約80厘米,重約68千克。衛星進入指定軌道后可在太空釋放直徑約1厘米、重數克的特殊金屬顆粒物,它們進入大氣層時燃燒能形成流星雨效果。
ALE公司稱,根據衛星的運行軌道,這種人造流星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按需求“上演”,在地面直徑200公里范圍的指定區域內都能觀賞到,預計2020年春天在日本廣島附近上空制造第一場“人造流星雨”。據日本媒體報道,已有來自中東地區的訂單預約,用于孩子生日慶祝。
與自然流星相比,人造流星發光時間更長,亮度將和負一等星相當。據介紹,ALE-1衛星一次可釋放5至20顆顆粒物,產生的每顆人造流星的觀賞時間為3至10秒。
形似“太空飛毯”的新一代通信衛星研制工作正在進行。11月22日,記者從本市商業航天企業銀河航天獲悉,該公司在研的新一代通信衛星外形呈平面狀,表面既有用于通信的相控陣天線,又有可以把太陽能轉換成衛星能源......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當地時間20日中午宣布,福島核電站第三批約7800噸核污水排放完畢,此次排放從2日開始,排放量同前兩次相同,約為7800噸。這也意味著,已有超過2.3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與此同時,福島......
10月25日,日本文部科學省(MEXT)發布了2023年日本科學技術指標報告。報告指出,盡管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團體之一,但其在世界級研究方面的貢獻呈下降趨勢。報告顯示,日本研究人員總數在全球排名第......
16日,俄羅斯動植物檢驗檢疫局發布公告,俄方已決定自10月16日起對從日本進口魚類等水產品實施限制。報道說,俄羅斯動植物檢驗檢疫局稱,“作為預防措施,自2023年10月16日起,俄羅斯動植物檢驗檢疫局......
美國基特峰國家天文臺的麥克梅斯-皮爾斯太陽望遠鏡捕捉到藍行者3號留下的痕跡。圖片來源:網絡在已經布滿衛星的天空中,“藍行者3號”是最耀眼的新成員。僅SpaceX一家航天公司就向軌道發射了5000多顆衛......
2023年8月31日,據外媒消息,日本和歌山縣白浜町一家餐廳近日發生一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據了解,在8月19日至20日期間,共有32人在吃完該餐廳的便當后出現肚子疼和腹瀉等不適癥狀。其中,和歌山縣一名......
俄羅斯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濱海邊疆區地方分局官網8月31日最新消息:該地方分局對進口自日本的水產制品實施強化實驗室檢測期間,共計檢測樣品443份,未發現不合格產品。網站稱:該局實驗室檢測官員重點對水產......
近期,日本排放核輻射污染水事件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日本進口食品的安全問題也因此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保障廣大市民的食品安全,各地的市場監管局迅速行動,開展了一次針對日本進口食品的專項檢查。在此次專......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28日,因天氣原因,日本H2A火箭47號機發射計劃第三次延期。該火箭計劃將月面探測器“SLIM”發射升空,如果成功,將是日本首個登陸月球表面的探測器。28日,因天氣原因,......
8月27日,日本民眾在福島縣小名濱港附近舉行抗議集會,反對日本政府啟動核污染水排海。記者岳林煒攝連日來,日本政府無視公共利益、為一己之私單方面強行啟動核污染水排海,遭到日本國內及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