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熊科Amphicyonidae是犬形亞目中一個比較古老的科,從晚始新世出現,到晚中新世滅絕,沒有留下任何后裔。然而犬熊科在食肉目的演化歷史上曾經創下輝煌的篇章,尤其是在早中新世和中中新世,犬熊科是陸生食肉目中最具生態意義的科,種類和數量一般都在動物群中占優。
在歐洲和北美發現大量犬熊科化石的同時,中國發現的犬熊科化石卻屈指可數。作為連接歐洲和北美的橋梁,這種化石的稀缺只能由化石記錄的不完備性來解釋。果然在新疆烏倫古河流域,研究人員就發現了種類眾多的犬熊科化石。5月22日,國際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在線發表了該項科研成果。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江左其杲等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近20年發現在新疆烏倫古河哈拉瑪蓋組的十幾枚犬熊科化石,其時代屬于中中新世早期。發現的犬熊科化石總計至少有5種,包括:烏倫古犬熊Amphicyon ulungurensis,波西米亞澤犬熊相似種Cynelos cf. bohemicus,赫氏澤犬熊親近種Cynelos aff. helbingi,澤犬熊cf. Cynelos sp.,哲氏戈壁犬Gobicyon zhegalloi,除此之外還包括一個可能屬于犬熊科但未能鑒定的標本。這些物種中,澤犬熊Cynelos屬以及這個屬下面的這兩個種是首次在中國正式報道,哲氏戈壁犬Gobicyon zhegalloi也是在中國的首次報道。
新疆發現的犬熊科化石雖然數目稀少,多數標本無法精確鑒定到種,但是卻填補了一個長久以來存在的生物地理空白,證明中新世時期犬熊科在中國與歐洲北美一樣繁盛。和同時期北美與歐洲的犬熊科化石相比,新疆發現的犬熊科無論在種類還是生態上都有更高的多樣性,后二者在中中新世幾乎只存留大型犬熊科成員,而在新疆哈拉瑪蓋組發現的種類居已知中中新世化石點之最,并且包括從小到大,從笨重型到奔跑型的多種生態類型,顯示這一區域可能較為適合犬熊科生存。
棉花作為一種兼具農業與工業價值的重要作物,在種植及后續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資源浪費、土壤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產業升級轉型迫在眉睫。新疆棉田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供圖面對全球氣......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現代化農業生產、農產品供應及保障基地,在我國農業戰略布局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疆棉田。中國農科院棉花所供圖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西部中心)的科研人員,從祖國東部奔赴......
“百畝攻關田769公斤/畝、千畝創建田636公斤/畝、萬畝示范田564公斤/畝;纖維品質達到‘雙30’標準以上,創3個量質協同全國高產紀錄……這是2024年新疆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取得的突出成果之一。”1......
11月29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針對近期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公開表示其品牌不使用中國新疆產棉花的情況進行了回應。毛寧強調,新疆地區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她希望有關企業能夠排除外部政......
記者從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為加快實施人才強區戰略,進一步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新疆近日制定出臺了人才引進政策指引,進一步明確了自治區層面和各地(州、市)人才引進政策。據了解,在自治區層面,人才......
關于發布2024年度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任務專項項目(社會發展與基礎研究領域、工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申報指南的通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科......
研究人員利用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對化石牙根中的生長環進行成像。圖片來源:《科學進展》 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張夢然)《科學進展》雜志最新發表了一項研究,揭示了早期哺乳動物在漫長“生命史......
近日,在陜西漢中境內一處溶洞內,科研人員發現了一具較為完整的大熊貓化石。綜合頭骨形態、牙齒結構特征及矢狀嵴發育程度等因素,專家初步判斷該大熊貓可能為成年雌性個體,保存的完整程度在國內較為罕見,具有很高......
關于對2024年自治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科技行動計劃等7個科技計劃擬立項項目進行公示的通知各有關單位:2024年自治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科技行動計劃、科技特派員科技創業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計劃、少數民族......
學科交叉,是當今科學發展之肯綮;科普傳播,則是當今科研工作者們的第二使命。而這,正是國科大2024屆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博士畢業生余逸倫這多年來的兩面。在國科大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