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蘭展現場。 武漢植物園供
12月29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2022熱帶蘭展開幕。本屆蘭展共展出熱帶蘭和國蘭上萬株,含20多個品類100多個品種,一些珍貴品種首次在當地亮相。
據了解,本屆蘭展匯聚了熱帶蘭眾多熱門品類,除了蝴蝶蘭、卡特蘭、石斛蘭、文心蘭、領帶蘭等國際知名蘭屬蘭花,捧心蘭、火焰蘭、腋唇蘭、天鵝蘭等雜屬蘭花也驚艷亮相。還有被譽為“藥界大熊貓”的金釵石斛“熊貓金釵”、 迷你可愛的夢香蘭、肉乎乎的“綠肉餅”兜蘭等眾多優異品種......等待游人探索發現。
本次蘭展將持續到2022年3月,其中,由武漢國蘭協會選送的60盆精品國蘭,將在2022年元旦期間限時展出。曾獲亞太蘭展特金獎的“萬事達”、曾經價值百萬元的“達摩”,以及春蘭、蕙蘭、建蘭等七大品系的頂級國蘭代表品種濟濟一堂。“與鮮艷的熱帶蘭不同,國蘭素雅,美得含蓄,更符合國人的審美。但國蘭嬌貴,需要精心養護,因此展出時間較短。”武漢植物園相關負責人介紹。
本次蘭展特邀國家一級花藝大師梁子和湖北省一級花藝環境陳設師孫艷霞擔綱主設計。設計師就地取材,用樹枝、樹皮、藤蔓等天然材料造景。既不會遮擋溫室里原本展出的稀奇植物,又突出了蘭花之美。
展出的蘭花 武漢植物園
大約80%的植物病毒依賴媒介昆蟲進行傳播,媒介昆蟲體內的病毒穩態依賴于病毒載量與昆蟲免疫系統之間的動態平衡,從而確保蟲媒的生存和病毒的高效傳播。小RNA介導的RNA干擾(RNAi)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作為重要的環境信號,光廣泛參與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當植物幼苗出土見光后,光信號迅速激活光形態建成,表現為下胚軸生長抑制、子葉張開變綠以啟動光合作用。這是植物早期生長......
圖芥酸酰胺通過抑制細菌三型分泌系統組裝而產生廣譜抗菌活性的工作模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193073、92253305)等資助下,北京大學雷曉光團隊聯合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周儉民團隊在植物天......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周國輝教授/楊新副研究員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首次發現植物環狀RNA編碼多肽的功能,并揭示該多肽賦予水稻對多種病原物的廣譜抗性。2月25日,相關成果發表于《新植......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團隊在植物區分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建立了植物特異識別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信號框架。1月24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細胞》。植物的根系......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以我國西沙群島的熱帶珊瑚島為對象,研究揭示了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生物多樣性》......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