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獲批,填補市場空白!華大智造基因測序儀成為國內首批獲準RNA預期用途的產品
2021年12月2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醫療器械批準證明文件(變更)待領取信息”。經查詢得知,在這次獲得變更批準的71項醫療器械中,來自華大智造的基因測序儀位列其中。此前,MGISEQ-200和MGISEQ-2000已于12月15日和12月20日分別獲批變更預期用途。至此,這兩款產品的預期用途已相繼完成變更,成為國內首批獲準RNA預期用途的產品。
華大智造基因測序儀MGISEQ-200和MGISEQ-2000
根據變更文件顯示,此次獲批的MGISEQ-200和MGISEQ-2000預期用途變更具體信息包括:“該產品采用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技術,在臨床上用于對來源于人體樣本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進行測序,以檢測基因序列,這些基因序列可用于輔助診斷疾病或疾病易感性。”
超精準NGS,賽納生物新一代基因測序儀S100重磅發布!
2022年1月12日,“新一代超精準NGS技術應用研討會暨賽納生物S100測序儀發布會”在線上成功舉辦。賽納生物S100測序儀是一款精度領先的高通量測序平臺,同時具有檢測速度快、靈活部署、無需湊樣的特點。
賽納生物CEO陳子天博士介紹,S100測序儀基于賽納生物的“一步法測序化學、兩相流生物芯片、三位編碼系統”核心技術設計開發,實現了設備、試劑、芯片、算法全套解決方案ZL覆蓋。
“一步法測序化學”即Fluorogenic熒光發生測序化學技術,能夠同時完成DNA聚合、標記切除、熒光轉化,而有機相/水相重復密封體系能精確控制反應開合,提高關鍵試劑利用率至4倍,三位編碼ECC(Error-Correction Code)技術則通過自我糾錯機制實現檢測準確度幾何級提高。此外,BitSeq簡并測序可快速獲取序列“剪影”,完成比對和計數。
貝瑞基因攜手PacBio開發全球首款三代桌面測序儀
2022年1月11日,貝瑞基因與第三代測序儀研發和制造企業Pacific Biosciences 簽署協議,雙方將聯合開發全球基于第三代測序技術的桌面測序儀,以此更好地契合中國臨床需求,加速基因測序儀的國產化進程。
雙方此次合作開發的這款桌面測序儀,基于SMRT(Single Molecule Real-Time;單分子實時)測序技術,能夠提供高精度,超長讀取,均勻覆蓋以及直接檢測堿基修飾的技術能力,可精準檢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NGS)檢測范圍外的復雜基因突變類型。此外,整套設備擺放面積較普通測序儀大大減少,成本低且操作簡便,具有出色的性價比。2021年,NovaSeq 6000Dx-CN-BG與Sequel II CNDx測序儀已在貝瑞基因杭州生產基地投入生產,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化。
貝瑞基因董事長、總經理高揚表示,“以此次開發三代桌面測序儀為契機,公司將不斷打造適合中國人群特點、滿足中國臨床需求的測序平臺。實現技術追趕,完善硬件布局,向上游積極轉型,從而更準確地解讀生命密碼,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齊碳科技即將發布國內首款量產的全自主研發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近期,齊碳科技發布了國內首臺即將量產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QNome-3841,以及配套芯片和試劑,并宣布其位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生產基地竣工。
QNome-3841的成功發布和量產,意味著國產納米孔基因測序技術正式踏入市場化進程,齊碳科技也成為國內第一家將納米孔基因測序技術推向市場的高科技企業。
齊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白凈衛博士表示,“QNome-3841是國內首臺即將量產的全自主研發納米孔基因測序儀,搭載專有測序芯片Qcell-384以及配套試劑盒。QNome-3841定位為一款小通量測序儀,8小時可產出1-1.5Gb數據,單次準確率達90%,一致性準確率(50x)達99.9%,讀長是四代測序儀天然的優勢,齊碳內部已使用此款設備完成了讀長大于300Kb的測序實驗。首款量產產品因直接測序、實時、小巧便攜等特點,特別適合小型實驗室、戶外及對時效性要求高的應用場景,例如臨床應用時,可以做到來一個樣本測一個樣本,無需湊樣,可大大縮短測序時間。此外,QNome-3841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數據分析平臺,兩種模式可根據測序場景進行選擇。”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程培近期對諾禾致源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平臺切換影響短期業務節奏,看好核心業務長期成長》,本報告對諾禾致源給出買入評級,認為其目標價位為30.00元,當前股價為20.61元......
10月13日,《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吳薇研究組與廣州國家實驗室完成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DNADamageAtlas:ana......
近日,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重構細胞的空間組織。研究表明,這種名為DeNovoCoalescentEmb......
在生命體內存在在這樣的一種英雄主義:細菌在殺死入侵病毒的那一刻“壯烈犧牲”,與其“同歸于盡”,以完成保護生命體的重任。早在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通過間接的手段檢測到了一種同歸于盡的自我保護行為,......
10月7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2469號(醫療衛生類215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針對丁列明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精準醫學時代個體化定制藥物研發......
近日,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花生花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有效破解了花生黃曲霉抗性機理,并發掘出了關鍵候選基因,為抗性育種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相關學術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前沿研究雜志》(JournalofAdva......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名為PUCH的酶,它對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們基因組中的傳播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我們的身體如何識別和對抗內部威脅(如基因組寄生蟲)和外部威脅(如病毒和細菌)。德國美......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與牛津納米孔技術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種新方法,可同時分析數十種不同類型的生物標志物,改變了對心臟病和癌癥等疾病的檢測,從而讓臨床醫生收集到有關患者疾病的更多信息。研究成果25日發表......
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海洋團隊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研究人員,通過圖位克隆、轉錄組和代謝組等生物學手段,研究揭示了ZmDBF2-ZmGLK36-ZmJMT/ZmLOX8分子模塊調控......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副教授唐光大與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劉仲健團隊合作完成了山刺番荔枝的全基因組測序。相關成果發表于OrnamentalPlantResearch。山刺番荔枝花和果實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