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和當時的醫生曾見過的任何癥狀都不像。受害者的皮膚因為黃疸病而變成黃色,同時血從耳朵和鼻子里流出。
在墨西哥南部一座古城,研究人員從一座16世紀中期的墓穴中挖掘出24具尸骸。
圖片來源:Christina Warinner
他們會出現幻覺以及令人痛苦的抽搐,并在幾天內死亡。阿茲特克人將其稱為cocoliztli——在當地納瓦特爾語中是“瘟疫”的意思。“cocoliztli此前幾乎未在任何地方出現過。沒有人知道它是什么。”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歷史流行病學家Rodolfo Acu?a-Soto表示。
即便在今天,也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引發了這場瘟疫。16世紀,它最先出現在當時被稱為新西班牙總督轄區的墨西哥,并且導致約45%的當地人口死亡。歷史記錄顯示,該瘟疫和埃博拉一樣屬于某種出血熱,但日前公布的DNA證據表明,罪魁禍首可能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傳染疾病——沙門氏菌,并且由歐洲殖民者將其帶到墨西哥。
這些證據隱藏在29具尸骸的牙齒中。這些尸骸出土自位于墨西哥瓦哈卡州地區、被考古學家稱為Teposcolula Yucundaa的古代城市的廢墟。當地的主要居住者是米斯特克人—— 一個不同于生活在墨西哥中部的阿芝特克人的種群。24具尸骸來自一個可追溯至1545年首次cocoliztli疫情暴發的墓地,另外5具則來自一個比這還要早100年左右的墓地。最新研究作者之一、德國馬普學會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分子古生物學家Kirsten Bos介紹說,致死性的病原體可能被“埋藏”在牙齒內腔里。
Bos和同事將鉆頭伸進尸骸的牙齒,并從內腔中提取了DNA。在對所有DNA進行測序后,該團隊開始將其同一個現代細菌性病原體的大型數據庫進行了比對。他們的分析將DNA片段同腸道沙門氏菌匹配起來。研究人員在日前出版的《自然—生態學與進化》雜志上報告了這一發現。據美國疾控中心估測,這種細菌目前每年導致該國100萬人患上食物傳染疾病。
Bos團隊在10具追溯至疫情暴發時的尸骸中發現了沙門氏菌,但并未在早于歐洲人到來的5具尸骸中發現該細菌。此外,來自2017年的考古工作在一具800年前的挪威尸骸中發現了同一種沙門氏菌。這支持了歐洲人可能通過牲畜或者人類攜帶者將這種細菌攜帶至墨西哥的觀點。并未參與此項研究的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古代DNA研究人員Hendrik Poinar介紹說,一旦到了美洲,這種細菌便通過病人的糞便或者嘔吐物滲入當地食物和水源中。“這項工作做得非常好。我們一直希望通過分子視角”了解新世界和舊世界之間的文化、經濟和生物學交流。
Poinar表示,判斷是否僅沙門氏菌導致這些人死亡非常困難。“我贊同這種細菌可能促成了瘟疫。但他們真的僅死于沙門氏菌嗎?對于這樣的言辭,我會持謹慎態度。”Poinar認為,或許沙門氏菌只是共同變得更具致死性并且引發cocoliztli的多重感染之一。
Acu?a-Soto表示,關于cocoliztli的歷史性描述確實聽上去不像沙門氏菌。“論文寫得很好。現在,我們知道當時出現了沙門氏菌疫情。但我從未聽過說歷史上沙門氏菌像cocoliztli
那樣引發出血、黃疸病等癥狀,并且如此大規模地擴散。”
不過,Bos認為,沙門氏菌仍然可能是cocoliztli的“幕后兇手”。她介紹說,受害者的血液中肯定擁有大量的沙門氏菌,否則她的團隊根本檢測不到這種細菌。“當你被細菌嚴重感染時,七竅可能會流血,并且癥狀和出血熱極為相似。”Bos表示,“雖然歷史記錄同出血熱相匹配,但我們不應當輕視生物媒介的威力。”
Acu?a-Soto認為,很難說cocoliztli為何對當地人口如此致命,但土著居民可能同時患有營養不良,因為當時該地區遭遇了大旱。
如果沙門氏菌并未在歐洲人到達前出現在美洲人群中,那么當地人或許缺少對該疾病的強有力的自然免疫反應。這使得他們更加容易被沙門氏菌感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哪種病原體,當時它像風暴一樣橫掃了該地區。對此,歷史學家Fray Juan de Torquemada曾寫道:“1576年,持續了1年多的可怕的死亡和瘟疫在印第安人群中蔓延……那個被我們成為新西班牙的地方幾乎變得空無一人。”
當地時間9月12日,墨西哥議會首次召開與“不明異常現象”相關的公開聽證會,兩具被認為疑似是“外星生物”的遺骸亮相。在當天的聽證會上,墨西哥議會對外展出了兩具疑似“外星生物”的遺骸。這兩具遺骸于2017......
夏秋季為感染高峰期,兒童感染占比較高不可忽視的沙門氏菌(健康直通車(第117站))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超過1億人感染沙門氏菌。近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
無肌間刺魚突變體種質的創制是近年來魚類遺傳育種學研究的熱點。異育銀鯽以其肉質細嫩鮮美深受消費者青睞,但其體內具有的80多根細小的肌間刺給食用者帶來了不少麻煩。近兩年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
當地時間9月4日,墨西哥國家氣象局宣布熱帶低壓“凱伊”已經正式加強為熱帶風暴,并且在持續增強,極有可能升級為2級颶風。截至4日16時,“凱伊”的中心位置在墨西哥西面沿岸的太平洋海面上。根據預測,在未來......
近日,歐美多國暴發與比利時生產的巧克力產品有關的沙門氏菌疫情,這些巧克力已經銷往至少11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國際食品安全當局網絡(INFOSAN)于4月10日發布了全球警報,啟動了全球產品召......
世界衛生組織27日發布公報說,近期已有11個國家報告了疑似與比利時生產的巧克力相關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被沙門氏菌污染的巧克力已銷往至少113個國家和地區。世衛組織介紹,英國3月27日向該組織報告一組沙......
重癥新冠肺炎患者的人體免疫防御路徑發生“變道”,在這個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么?3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科中澳個體化免疫研究中心卡羅拉·維努埃薩(CarolaVinuesa)課題組在《......
路透社剛剛消息,墨西哥總統洛佩斯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洛佩斯資料圖法新社消息則稱,墨西哥總統稱他是第二次感染新冠。2021年1月24日,墨西哥總統洛佩斯曾宣布其新冠檢測呈陽性。他當時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癥狀......
想減肥?別太狠,囤點脂肪也是有好處的。《自然·通訊》雜志8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中,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和卡德拉姆研究所研究人員揭示了人體免疫細胞是如何利用體內儲存的脂肪來對抗感染的。新發現為血液和免疫系統......
近期,來自比利時和美國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了腸道細菌-宿主相互作用的新機制,腸道桿菌能夠利用死亡的腸道細胞釋放的營養成分促進自身生長,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雜志,標題為“Microbesex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