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8-05-02 15:33 原文鏈接: 抗癌藥降價中國在做這些事

     

    從5月1日起,中國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項藥品進口關稅,這成為腫瘤患者收到的又一份健康福利。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一直從多環節、多渠道壓減進口抗癌藥品價格。從國家談判讓“救命藥”降價入醫保目錄,到抗癌藥實現零關稅等舉措,“政策組合拳”讓癌癥患者吃不起藥的痛點得到了一定緩解。但要真正實現醫療費用降低的長遠目標,還需要從壯大國產仿制藥和創新藥上持續發力。

     

    零關稅

     

    此次抗癌藥進口關稅調整后,除境外沒有生產的安宮牛黃丸等中國的特產藥品、部分生物堿類藥品等少數品種外,絕大多數進口藥品,特別是有實際進口的抗癌藥均將實現零關稅。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達數百萬。目前,中國抗腫瘤藥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但約一半依賴進口。由于進口藥品價格昂貴,一般患者很難承受。

     

    零關稅后,進口抗癌藥的價格將發生怎樣的變化?此前有專家表示,這一政策將使進口抗癌藥降價至少20%。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稅率調整目錄顯示,此次零關稅涉及的抗癌藥主要以化療藥物為主。目前,我國對于進口藥品的最惠國稅率在3%—6%之間,而藥品增值稅普通稅率為16%。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在零關稅的基礎上,再“較大幅度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稅負”,確實有望實現降價20%的預估。

     

    事實上,零關稅只是抗癌藥降級的起點之一。上個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不光要把關稅降下來,更要多部門聯動,從生產、流通、原料進口等各方面綜合施策,真正把藥品價格降下來。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稅務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波表示,稅收是價格調控的手段之一,但決定藥價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代理層級、是否壟斷供應等。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后,進口成本會同步降低,但進入國內市場后,還需要相關主管部門加強監管,讓患者真正得實惠。

     

    進醫保

     

    除了降低藥品稅負外,將更多的救命藥或基本藥物納入醫保,讓患者分享基本藥物帶來的福利,是更加暖民心、惠民生的舉措。

     

    去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36種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后的價格談判結果。與此次零關稅藥品主要為化療藥物不同,經談判進入醫保的“救命藥”中,大多是患者熱盼的靶向藥。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平均降幅達44%,最高降幅達70%。

     

    一個直觀的數據是,用于治療乳腺癌的進口注射藥赫賽汀,此前僅一支的零售價格就高達2萬多元,患者年均藥品費用23萬余元;而進入醫保后,每支的支付標準降至7600元,年均藥品費用約9萬。數據顯示,去年1年,赫賽汀在全國重點城市公立醫院用藥銷售額近8億元,同比增長率達28.36%。

     

    讓更多的抗癌“救命藥”進入醫保目錄,是保障百姓用藥的關鍵所在。受訪專家表示,希望有更多創新藥通過支付能力綜合評估和臨床療效評估盡快進入醫保,提供給醫患雙方使用。

     

    此前的國務院會議上強調,要抓緊研究將進口創新藥特別是急需的抗癌藥及時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也透露,下一步藥品監管、衛生健康等多部門將出臺配套綜合措施,規范集中采購環節、加快入醫保目錄談判等,全鏈條理順臨床急需藥品生產流通使用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醞釀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特別提出,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報銷目錄,實行最優惠的報銷政策。同時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強化反壟斷執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規范藥物價格秩序,保護藥物市場公平競爭。

     

    促仿制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玲指出,目前在我國腫瘤藥市場中,具有較好療效的藥品大多被進口藥企壟斷。要想真正從根本上降低藥價,關鍵在于提升國內藥企的創新能力。

     

    有分析認為,國內藥企近年來雖然也在加大抗癌藥的研發力度,但成效不佳,仿制藥生產能力有限。這導致外企在中國癌癥藥品市場缺乏競爭對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昂貴的價格。

     

    專家表示,從長遠來看,真正降低老百姓醫療費用,需要做強國產藥,可以從發展仿制藥開始,鼓勵國內企業“對標”國際企業。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已開始啟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督促仿制藥與國際標準“對標”,以實現進口原研藥的國產替代,降低國民醫藥費用。今年年初,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首批17個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品種規格目錄。專家表示,這為中國仿制藥達到國際主流藥品市場的藥品質量奠定了制度基礎和標準,對滿足公眾用藥的可及性、降低醫療費用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文章

    靶向化療法可剿滅大多數實體腫瘤

    美國一家頂級癌癥治療和研究機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2日發布公告稱,該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能殺死所有實體惡性腫瘤的靶向化療藥物。研究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細胞·化學生物學》期刊上,但有聲音......

    首款“廣譜”抗癌藥在中國獲批,一年250萬

    提及癌癥,大部分會和絕癥聯系在一起。確實,就目前的醫療水平,還沒有找到徹底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癌癥晚期,治愈率幾乎為零。什么是癌癥?癌癥并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病,而是我們對所有惡性腫瘤的統稱,包含......

    國產PD1出海首戰折戟,美國不歡迎更便宜的抗癌藥?

    “全世界并不是只有美國一個市場,只要拿得出讓人信服的數據,總會被認可的。”北京時間2月11日凌晨3點半,還有數萬名來自生物醫藥領域的從業者、投資者熬夜守候在直播間。他們正在線上圍觀一場醫藥評審會議。這......

    價值120萬元的抗癌藥并未進入醫保目錄談判環節

    為期三天的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在京落下帷幕。據國家醫保局最新消息,價值120萬元的阿基侖賽注射液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但并未進入醫保目錄談判環節。據介紹,價格較為昂貴的藥品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

    綠葉制藥伙伴PharmaMar創新藥lurbinectedin美國進入優先審查

    綠葉制藥(LuyePharma)合作伙伴PharmaMar是一家在發現和開發創新型海洋衍生抗癌藥方面的全球領先生物制藥公司。近日,PharmaMar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lur......

    Science:年銷40億美元抗癌藥的作用機制竟脫離設想

    CDK4/6全稱為Cyclin-dependentkinases4and6,即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是細胞周期的關鍵調節因子,在G1期到S期(G1-to-S-phase)的過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拜耳“廣譜”抗癌藥在TRK融合癌癥中展現高緩解率

    2019年歐洲腫瘤醫學學會(ESMO)年會于9月27日至10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此次會議上,德國制藥巨頭拜耳(Bayer)公布了精準腫瘤學藥物Vitrakvi(larotrectinib)治療......

    創新抗癌藥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一期項目竣工

    2019年9月27日,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以下簡稱“廣州基地”)一期項目正式竣工。基地總投資預計超過23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專注于商業規模的大分子生物藥工藝開發和生產。一期項目僅......

    CCS:新型癌癥信號有助于抗癌藥的開發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在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等多種癌癥中已經發現了一種稱為“KIT酪氨酸激酶“的信號傳導受體蛋白的突變。然而,關于該蛋白的突變在AML等癌癥的發生過程中的信號轉導作用一直不清楚。如今......

    冷泉港發文:靶向藥不靶向?10種抗癌藥跌落神壇

    近日,以封面形式發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中,來自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10種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癌癥藥物并未靶向目標蛋......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