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機制
腕尺管亦稱Guyon管。入口為三角形,由豌豆骨尺側、腕掌韌帶淺面和腕橫韌帶后側的橫向面組成。在Guyon管的底部,豆鉤韌帶位于中央,腕橫韌帶纖維位于橈側,豆掌韌帶位于尺側和遠端。其頂部由腕橫韌帶、掌腱膜近端的纖維束和掌短肌遠端組成。Guyon管在出口處由鉤骨分為兩個管道。其遠端的裂孔由源自小指展肌和小指屈肌組成的纖維弓構成,將豌豆骨與鉤骨連接在一起。尺神經運動支由裂孔深部穿出,感覺支由淺面穿出。
Shea和McClain將尺管分為3個區。在1區,神經卡壓位于近端或尺管內。由于神經的運動和感覺支均在此區內,因此,臨床表現既有尺神經支配區手內肌肌力減弱或萎縮,又有小魚際掌側和尺側1個半手指掌側的感覺變化。在2區,出現運動神經卡壓,解剖區域位于尺管出口處、鉤骨鉤部、小指展肌和小指屈肌起點之間。尺神經在運動支穿過小指對掌肌時出現卡壓,或在跨過掌部深達屈肌腱和掌側掌骨時出現卡壓。在3區,感覺支出現卡壓,卡壓的解剖位置位于尺管出口的遠端或尺管內,臨床表現為小魚際和環指、小指的感覺障礙。
檢查
1.病史及臨床表現常以環指、小指麻木,手內肌無力為患者的主訴,手部尺側摔傷史、長期使用振動工具、類風濕病史、骨性關節炎等病史對診斷具有參考價值。
2.物理檢查
(1)腕鉤骨區壓痛或腫塊:1區和2區卡壓最常見的原因為鉤骨鉤骨折,因此,此類患者常有鉤骨附近的壓痛。
(2)Tinel征:腕尺管區Tinel征陽性對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3)運動和感覺檢查:小指及環指尺側半掌面感覺異常和手內肌萎縮。
依據病史、臨床表現、物理檢查、肌電圖檢查肌力及感覺障礙,X線檢查可除外骨折,MRI檢查可除外局部占位性病變,進而確立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