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機可能引起青少年聽力損傷風險加大。國外有研究顯示,12%—15%的青少年受到娛樂噪聲的影響,而且發病一般在頻繁使用耳機5—10年之后,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迄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中國聾兒康復中心副主任趙蕾告訴記者,2015年第16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主題是“安全用耳,保護聽力”。希望喚起全社會對非職業性噪聲,特別是娛樂性噪聲的重視;另一方面,呼吁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采取措施,加強對娛樂場所及相關企業的噪聲執法檢查,創建安全的聽力環境。
第16次全國“愛耳日”活動將圍繞“安全用耳、保護聽力”的主題,大力宣傳非職業性噪聲對聽力健康的損害,提高全社會安全用耳,保護聽力的意識;宣傳普及安全用耳知識,教育推動社會公眾養成安全用耳習慣,科學使用有音響功能的電子產品,防護各類娛樂性噪聲;大力宣傳有關噪聲治理的政策、法規和知識,推動建設健康聆聽環境。
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每年新增聽力殘疾人逾30萬,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最多的國家。噪聲是導致聽力殘疾的重要原因。近年來,伴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以及歌廳、酒吧等娛樂場所增多,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因不當用耳發生噪聲性聽力損傷的風險日益加大。國內外有關研究表明,有12%—15%的青少年的聽力健康受到娛樂性噪聲的影響。
對于需要駕駛或操作重型機械的人來說,無法抗拒的困倦可能會帶來巨大危險甚至致命。為了他們免受睡意困擾,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師發明了一種可檢測大腦困倦跡象的耳機,進而提醒人們及時采取相應“提神”措施......
耳機原型(左)和用戶佩戴效果(右)。圖片來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張夢然)對于需要駕駛或操作重型機械的人來說,無法抗拒的困倦可能會帶來巨大危險甚至致命。為了他們免受睡意困擾......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一名完全失聰的英國女孩成為世界上首個接受開創性新基因治療試驗的人。目前,她的聽力已得到了恢復。該成果在近期于美國巴爾的摩舉行的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會議上被公布。歐......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舒易來、李華偉、王武慶,哈佛大學醫學院陳正一、東南大學柴人杰等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TheLancet)上發表了題為:AAV1-hOTOFgenetherapyfor......
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開展工業噪聲排污許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工業噪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要求,指導地方依法有序開展排污許可證核發和開展排污登記管理工作,推動“十四五”時期工業噪聲依......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整治總則》《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以下簡稱《兩項指南》)、《中國噪聲污......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將藥物輸送到內耳的新方法。這一發現是通過利用大腦中液體的自然流動和使用鮮為人知的進入耳蝸的“后門”來實現的。當結合使用修復內耳毛細胞的基因療法時,研究人員能夠恢復聾鼠的聽力。......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7日消息,該校研究人員制造了一種增強現實(AR)耳機,可以讓佩戴者獲得X射線視覺。該耳機名為X-AR,結合了計算機視覺和無線感知,可以自動定位隱藏在視線之外的特定物品,引導用戶將其......
名稱關于公開征求《關于加強噪聲監測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95分類生態環境監測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2-14文號環辦便函......
日益嚴重的噪聲污染問題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源噪聲控制技術能夠有效衰減低頻噪聲,已被廣泛應用于有源降噪耳機和艙室降噪等方面。有源頭靠是有源噪聲控制的一個重要應用,能夠抑制誤差傳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