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志日前報告了中國科研人員發明的一種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有專家評論,盡管這種技術尚處于初期階段,但其潛力有望超過近來被看作諾貝爾獎熱門的美國CRISPR-Cas9技術。
基因編輯是近來生命科學領域的熱門研究方向,美國研究人員發明的CRISPR-Cas9技術最為炙手可熱。 領導NgAgo-gDNA技術研發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向新華社記者介紹說,這種基因編輯技術是在荷蘭同行的研究基礎上,使用脫氧核糖核酸(DNA)而不是核糖核酸作為引導工具,取得一些優勢。
《自然》雜志執行主編尼克·坎貝爾評論說:“雖然這項新技術還處于初期,但有一些理由讓我們相信它與現在普遍使用的CRISPR-Cas9技術相比有多種優勢,特別是在更精準的基因編輯方面。”
“韓春雨的工作是國際一流的技術推進,”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生物學家饒毅教授如此評論。他擔任主編的科學類新媒體《知識分子》刊文,介紹了這項成果的學術細節和價值。
這項成果發表后,韓春雨受到了國際同行的郵件“轟炸”,大家紛紛詢問技術細節。他說,這項技術與 CRISPR-Cas9在技術上各有特點,而該技術是否有什么不足,還有待同行廣泛使用來檢驗。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魯白指出,NgAgo-gDNA技術的知識產權掌握在韓春雨團隊手中,目前還沒有看到有人與之競爭。“我們自己掌握了知識產權,不僅有利于中國生命科學界使用這項技術,一些國外的大公司也可能會主動來付費要求得到技術授權,”魯白說。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柳葉刀·腫瘤學》雜志發表論文稱,全球首例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晚期胃腸道癌的人體臨床試驗取得階段性成功,證實了該療法的安全性和潛在療效。胃腸道癌......
圖 豬-人異種肝移植示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325007、82371793、82070671、82170667)等資助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竇科峰教授、王琳教授、董海龍教......
中國研究團隊倫敦時間26日在英國《自然》雜志在線發表論文,報告世界首例將基因編輯豬的肝臟移植到腦死亡人體內的成功案例,移植的肝臟各項生理功能表現良好,這將有助于解決移植器官短缺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竇科......
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研究員閆森/教授李曉江團隊首次將CRISPR/CasRx系統應用于亨廷頓舞蹈癥大動物模型的治療,并成功在多種疾病模型中驗證了其有效性。CRISPR/CasRx系統的成功......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平臺——“最小通用遺傳擾動技術(mvGPT)”。這一平臺集成了基因精確編輯、基因表達激活與抑制等多重功能,為研究DNA功能原理、治療遺傳性......
南非更新了國家健康研究倫理指南,其中增加了關于可遺傳人類基因組編輯的新章節。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擔憂。受精后5至9天、處于囊胚階段的人類胚胎圖。圖片來源:JuanGaertner/SciencePhoto......
近日,生物工程學院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因編輯與合成生物工程課題組劉嶸明教授受邀在生物工程領域國際權威Top期刊《生物技術發展趨勢》(TrendsinBiotechnology)發表題為“在工......
生物法合成NMN有新突破。據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消息,該所通過開發從頭合成途徑提高煙酰胺單核苷酸(NMN)產量,實現超過100倍的NMN產量提升。報道稱,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系統工程化改造大......
圖二甲雙胍逆轉靈長類多維衰老時鐘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1006、92168201、92149301)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員與曲靜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
近日,引正基因宣布完成戰略融資,由戈壁大灣區旗下管理的AEF大灣區創業基金投資。引正基因是一家精準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基因編輯平臺型技術公司,專注基因編輯工具底層技術開發。公司開發的基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