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生態組在北緯86度50分、西經176度02分的北冰洋海域,成功采集到魚類和浮游動物的生物樣品,這是我國迄今在地球最北海域采集到生物樣品。圖為采集到的端足類生物。
圖為采集到的北極鱈。
圖為采集到的橈足類生物。
細胞培養中的無菌技術無菌技術事細胞培養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保持實驗無菌性、防止污染對于保證細胞狀態、維持實驗結果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而言,都有著重要意義。污染會嚴重影響實驗結果,危及整個實驗的完整性。......
俄羅斯北極和南極科研所稱,俄已制定“北極-41”科考計劃,科考隊將于9月乘“北極”抗冰平臺前往北極。此次科考的主要目標是在北冰洋高緯度水域對“大氣—冰蓋—海洋”以年為周期進行綜合研究,詳盡描述北極地區......
LC/MSMS用于生物樣品檢測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選擇性,但生物樣品的基質干擾很大,基質組分有可能會干擾待測組分的質譜離子化效率,產生離子增強或抑制效應。使用MRM模式檢測的時候,色譜圖并不能反映出基質......
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家組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的“第二屆樣品前處理與實驗室自動化技術網絡研討會”將在2019年9月24日—25日盛大開幕。研討會的宗旨是加強國內外分析測試領域專家......
9月26日,雪龍號科考船順利返回上海。歷時69天,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的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下稱“九北”)順利結束。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九北”是自然資源部組建后我國首次開展的極地考察。“同時‘九......
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于北京時間11日在北緯79度13.5分、西經168度50分的北冰洋海域設立短期冰站,開展了本次考察的首個冰站作業。11日6時左右,29名考察隊員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所載的“......
韓國DGIST的生物學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一種技術,該技術能夠在一般大氣壓環境中無需化學預處理即可獲得微米級活體生物樣品的高分辨率質譜成像。這項技術由DGIST的生物系DaeWonMoon教授和JaeY......
生物樣品的特點是成分比較復雜,包括基質、內源性物質和代謝產物等,而待測物的含量卻很低(pg~μg級水平),這對分析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析方法需要通過驗證才能用于實際樣品的檢測,而生物樣品分析方法驗......
上周一概括了下生物樣品分析方法確證的選擇性、準確度、精密度、殘留、線性范圍、最低定量限和稀釋可靠性,剩下的回收率、基質效應和穩定性是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或者考察方式是大家對指導原則的理解容易出現分歧的。......
前幾期討論了藥品質量標準建立過程中的分析方法的確證,廣受好評,今天小編來總結下藥品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生物樣品分析的分析方法的確證,生物樣品分析一般指測定生物基質(血漿、血清、全血、尿、糞便、膽汁、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