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歐洲自然科學院(Europasche Akademi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獲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張遂安、復旦大學教授鄭正、上海大學教授彭艷和廣州大學教授張季超當選2021年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歐洲自然科學院主席Tyminskiy Vladimir教授向當選外籍院士祝賀。
張遂安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資深教授、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山西省太平洋煤層氣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煤層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40年間,他帶領團隊先后承擔并完成數十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973”計劃項目課題、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等。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等。
鄭正為復旦大學流域污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40年來,他的團隊主要從事水資源保護、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態修復研究,在基于土壤和濾料進行了材料、結構等方面的改良和優化,他們發明了一種“近似海綿”的填料為核心的生態濾池和可升降沉水植物床,大大提高了沉水植物存活率,還發明了基于生態位競爭的植物時空構建技術。另外,他們還長期研究藍藻藻華的形成機制和控制技術,并在江蘇沿海灘涂建了基地研究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目前,該團隊已發表了SCI論文近兩百篇,申請和獲得發明ZL60余項。
彭艷為上海大學教授、教育部海洋智能無人系統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上海大學無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長、上海市智能無人艇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她的團隊主要研究領域為機器人、仿生視覺和無人艇控制技術,曾經主持國家、省部級以及海洋局千萬級課題近20項,與團隊一起完成精海7系列無人艇的研制。曾榮獲上海市晨光學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和一等獎等獎項。
2025年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我院陳學東(華......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科研新政正引發美國科學界“地震”。在《自然》最新民意調查中,占受訪者3/4的1200多名科學家表示,由于特朗普引發的科研動蕩,他們正考慮離開美國。歐洲和加拿大成為最熱門遷居地。這一趨勢......
3月20日至22日,“科技引領振興·院士智匯遼寧”東北等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度學習交流活動在遼寧沈陽舉辦。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吳朝暉,遼寧省委常委、副省長張立林出席活動并講話。54位中國科學院......
3月17日至19日,華南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度學習交流活動在深圳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吳朝暉,深圳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代金濤和3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出席了此次活動。活動由深圳中國科學院院士......
據溫州肯恩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3月14日上午,溫州肯恩大學召開2025年春季學期全體行政員工大會。校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北鉸主持會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剛部署2025年學校重點工作。校領導班子全......
全國政協委員、多模態人工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喬紅院士在央視新聞節目中表示,我國機器人技術已經得到飛躍式的發展,和國際的先進水平距離顯著減少,近三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裝載量達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我......
斯坦福大學納米材料科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崔屹教授的研究成果全球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根據scholarGPS的統計,崔屹教授的論文《ImprovingcyclabilityofLimetalbatte......
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杰出學者王中林院士,在過去五年中被公認為該領域的頭號學者。根據近日scholarGPS發布的榜單,王中林院士在材料與工程學科等多學科下的排名,近五年榜單終生榜單里均名列前茅。排名類......
2月19日,西安工程大學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學終身名譽校長姚穆同志于2025年2月19日8時22分在陜西西安因病逝世,享年95歲。訃告原文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
據武漢發布消息,2月6日上午,在武漢市“新春第一會”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獲得800萬元獎勵,并受聘為武漢科技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去年6月24日,2023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