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為各種慢性腎病持續進展的共同結局,各種原因造成的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進而不能維持腎臟的基本功能。慢性腎臟病尿毒癥期,大多患者需要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必然造成患者內環境發生改變。此類患者若因疾病需要手術治療,手術和麻醉的風險都將大大增加。我院于2017年收治的一名孕期合并慢性腎衰竭的產婦,麻醉處理情況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患者,女,31歲,身高162 cm,體重68kg,2胎0產,停經34 5/7周,今因陰道排液5h、腹部疼痛要求入院待產。既往史:三年前診斷患有IgA腎病(血管源型),慢性腎臟病5期,行血液透析治療。貧血、高血壓病,否認心臟病,及糖尿病。一周前出現胸悶,氣喘,端坐呼吸等癥狀,診斷為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級。
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內經增大,左室收縮功能下降(EF38%)。實驗室檢查:心肌標志物:肌紅蛋白69.2ng/ml。凝血常規: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8.5μg/ml,纖維蛋白原測定:6.22g/ml,D-二聚體2.59μg/ml,抗凝血酶132%。肝功+腎功+離子+心肌酶:尿素氮10.24mmol/L,尿酸267μmol/L肌酐550μmol/L,B-型鈉尿肽704pg/ml。血常規:白細胞總數10.4×109/L,血紅蛋白97g/L。
麻醉前監測:入室后取左側臥位上半身抬高,給予面罩加壓吸氧,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并給與患者語言安慰,使其放松,再行橈動脈及右側頸內靜脈穿刺置管。連接Flotrac/Vigileo監測系統(Ed-wards公司)。連續監測有創血壓、心輸出量(CO)、每搏量變異度(SVV)、CVP、心電圖和SpO2。
入室顯示:SpO2:87%,HR:110-130bpm,BP:187/112mmHg,呼吸次數30-35次/分,呼吸急促,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分別緩慢輸注羥乙基淀粉溶液,生理鹽水。麻醉方式:腰硬聯合麻醉,麻醉穿刺體位取左側臥位穿刺,穿刺間隙取L2-L3 ,穿刺成功后,經腰穿刺針注入蛛網膜下腔0.75%重比重布比長因1ml,緩慢推注,并向頭端置硬膜外管3.5 cm,控制麻醉平面在T8以下,麻醉效果滿意。
麻醉效果起效后采取左側、頭側均抬高15-20°,為防止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出現。穿刺后立即給予麻黃堿10mg,以預防椎管內麻醉后低血壓的發生。后給與4μg/ml去甲腎上腺素12μg,腰麻后最低血100/57mmHg。同時邀請新生兒科、心內科醫師參與母嬰搶救。術中持續使用西地蘭0.2-0.4mg,多巴胺3-4μg/kg,速尿20mg。中心靜脈壓高于20 cmH2O時用硝酸甘油20mg靜脈滴注擴血管治療。
胎兒頭娩出前5min,血壓控制在120-100/75-60mmHg。分娩取胎過程中囑產科醫生緩慢釋放羊水,緩慢取出胎兒,后血壓瞬間低至89-70/59-45mmHg,隨即繼續間斷給予麻黃堿10mg、去甲腎上腺素8μg靜推調控血壓,面罩加壓吸氧,后血壓在130-120/75-65mmHg之間,HR 85-95次/min,SpO2 93%-95%,CVP 11-18mm Hg,嚴格控制輸液速度。手術時間40min,胎兒取出10-15min后產婦心衰癥狀明顯改善,SpO2上升至95%-97%,HR<120次/分,CVP 降至8-12 cmH2O,術中輸入晶體液100ml,膠體液100ml,尿量50ml。術中行血氣分析,各項指標正常。
產后5min新生兒Apgar評分8.5分,于新生兒科繼續觀察治療。術后采用PCEA鎮痛,手術結束后產婦送我院ICU繼續接受治療。患者入ICU 意識清晰,BP135/92mmHg,HR 89 次/min,RR30次/min,SpO2 97%。患者無明顯不適,無疼痛。四天后患者出院,但仍堅持透析治療。
2.討論
腎功能不全患者在妊娠期由于血容量的相對增加、腎功能下降引起的水及電解質代謝潴留往往會出現心功能不全狀況,正如該病例患者,對于此類產婦的麻醉方法選擇及術中管理非常重要,此類患者的麻醉要求較高,應盡可能減少術中疼痛刺激和過度牽拉的發生以免加重心衰。
麻醉方式的選擇:該類產婦實行全身麻醉可導致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血流減少,最多可減少至50%,藥物清除率、作用時間、藥效強度均會相應受到影響。另外,插管時的升壓反應還可引起血壓的劇烈波動,從而加重心衰,故盡量避免。
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下行剖宮產術通過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減輕心臟氧耗量,擴張外周血管,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前、后負荷。相對于單純的硬膜外麻醉,麻醉用藥量少,效果迅速而確切等優點。但是麻醉平面難以控制,血流動力波動大,低血壓的發生率較高,嚴重者可引起心率減慢、惡心、嘔吐,可能加重病情。麻醉中可通過采取頭高左側臥位下緩慢注藥、減慢注藥速度、給予血管活性藥物、待麻醉作用完善后分次緩慢將手術臺放平。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該患者長期接受肝素化血液透析治療,在選擇行腰椎管麻醉前一定要注意對凝血功能的檢查。
對尿毒癥患者的液體管理,須避免靜脈輸液過量和細胞外容量擴張過度,還應維持或糾正電解質和酸堿狀態。通過監測CVP、SVV補液。以SVV<13%為指導進行擴容治療,如果SVV>13%則緩慢輸注羥乙基淀粉注射液。在預防腰麻期間的低血壓反應,膠體液相對更為理想,但單純依靠快速預輸注膠體液仍有引起肺水腫可能,特別是心肺功能受限患者為甚。本例患者患有嚴重心衰腎衰,循環超負荷,更不易過多過快輸入液體,故該法不可取。在確保循環穩定的前提下,應嚴格控制液體輸入量。
術前準備要充分,準備適合型號的產婦及新生兒全麻插管包、可視喉鏡、血管活性藥物(多巴胺、硝酸甘油,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西地蘭),必要時進行全麻插管和搶救。
應重點關注胎兒娩出這個時間段,因為胎兒娩出后腹壓驟降,子宮收縮使子宮竇內的血約500ml突然進入體循環,大大加重了心臟負擔,會引起嚴重的心力衰竭。取出胎兒時務必緩慢釋放羊水,胎兒取出后可通過增加負壓來預防。
術后應給予有效的鎮痛治療,如采用PCEA鎮痛,以減輕疼痛引起的應激反應。慢性腎臟病的女性合并妊娠,反而會加重原有腎臟疾病甚至導致腎衰竭出現。對于慢性腎臟病的妊娠期患者應早期規范化治療甚至適時終止妊娠,必要時選擇使用腎臟替代治療。妊娠期合并腎衰竭的治療難度大,對胎兒影響大,并發癥多,預后困難,有效預防妊娠期合并腎功能不全是目前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