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指導檢驗傷寒、副傷寒沙門氏菌。
【該SOP變動程序】
本標準操作程序的改動,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員提出,并報經下述人員批準簽字:專業主管、科主任。
【標本的采集】
由受檢者將采便用已蘸有甘油鹽水的棉棒自行插入肛門內,輕輕轉動,然后取出,插入帶有編號的塑料試管中,交給檢驗科人員。
【檢驗程序】
采便→立即劃線接種SS平板→培養后挑取可疑菌落接種三糖鐵斜面及半固體培養基→生化學試驗→血清學試驗→報告檢驗結果。
【操作步驟】
1. 分離培養
采便后立即用采便棒劃線接種SS瓊脂平板。36±1℃培養18-24小時,挑取無色半透明的光滑菌落分解乳糖或遲緩分解乳糖的光滑菌落,接種三糖鐵斜面及半固體,36±1℃培養18-24小時。
2. 生化學試驗
凡是三糖鐵反應符合志賀氏菌屬特征者(斜面產堿或不變色,底層產酸,H2S(—),產氣(—),但福氏6型產生少量氣體)、無動力、革蘭氏陰性桿菌、作V-P試驗,苯丙氨酸,賴氨酸,檸檬酸鹽,葡萄糖銨試驗。其結果全部陰性者,作血清學試驗。
3. 血清學試驗
挑取三糖鐵斜面上的培養物,按下列順序作玻片凝集試驗:
四種志賀氏——→福氏————→宋內氏————→志賀氏————→志賀氏
多價血清 多價血清 血清 2型血清 1型血清
∣ + ∣ +∣ +∣ +∣
—∣ ↓ ↓ ↓ ↓
∣ 福氏菌 宋內氏菌 志賀氏2型 志賀氏1型
↓ 1-6型 某型+
鮑氏 7-11型 某組+:組內分型血清———→鮑氏某型
血清 : 12-15型 全部—:加熱破壞K抗原,重做凝集試驗
16-18型
福氏菌的鑒定:凡是與福氏多價血清凝集的菌株,可先用3、4,群6,群7,三種因子血清檢查,根據群因子血清反應結果,再用型因子血清檢查。福氏菌抗原成分如下
福氏志賀氏各菌型與五型抗原成份
( )內的抗原可能不存在。
4. 菌型的判定和結果的報告
根據生化學試驗和血清學分型試驗結果,判定菌型,報告結果。
【質量控制要求】
1.本程序所用的培養基及試劑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衛生檢驗方法》微生物部分(GB4789-84)規定的方法配制的,或由省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省衛生防疫站推薦的合成培養基。
2.增菌及分離必須保證一個一支增菌管,一塊平板,禁止多人一管,多人一塊平板。
3.分離平板時平板一半以上應有孤立菌落,以供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