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9-05-03 20:02 原文鏈接: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與急性腦梗死

    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病率、病死率和致殘率均很高,越來越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目前,急性腦梗死的早期診斷主要依靠臨床檢查和神經影像學技術,但CT或MRI檢查通常在數小時后才能顯示病灶。通過檢測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NSE)、S100蛋白(s100B)水平雖然可早期診斷,但同樣也缺乏特異性和敏感性。近期的研究表明,腦梗死超早期可出現血清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水平增高,且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可作為早期診斷缺血性卒中的一種生物學指標。

    1、FABP的生物學特性

    FABP是一類脂肪酸結合蛋白超家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5KD左右,其功能是在胞內結合和轉換疏水基脂肪酸,從而調節基因表達、細胞生長以及維持離子通道的功能。在不同器官和組織細胞內存在有不同類型的FABP。H-FABP主要參與細胞內脂肪酸的運輸、調節細胞內脂肪酸濃度、加速脂肪酸攝取,最終形成ATP而提供能量。目前,H-FABP主要在心肌、骨骼肌和腦表達。當細胞損傷和死亡時,可造成FABP滲漏,從而導致血清含量上升.

    2、H-FABP作為缺血性卒中生物學指標的可行性

    理想的缺血性卒中生物學指標應符合如下特征:(1)具有腦特異性;(2)由于獲取腦脊液標本相對困難,因此特別希望能通過血清標本檢測;(3)出現非常早,如發病后數小時內;(4)高峰水平能反映腦損傷程度;(5)能鑒別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卒中、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甚至腦損傷的壞死或半暗帶;(6)能預示功能轉歸。在很大程度上,H-FABP是能夠滿足上述標準的一種生物學指標。腦外傷時,血清H-FABP濃度的敏感性高達70%,而NSE和S100B僅分別為51%和45%。S100B作為卒中的生物學指標,卒中后24h時的敏感性僅為44%,2d時為67%。進一步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發現,腦梗死急性期2 h后即可在血清中檢測到H-FABP。

    3、H-FABP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時的表達

    在組織細胞損傷和死亡時可出現H-FABP的滲漏,從而導致血清含量升高。Wunderlich等在4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發病后l~6h、12h、18h、24h、48h、72h、96h、120h測定血清H-FABP水平,結果表明。在2~3h即可測得H-FABP并達峰值,且其高水平可維持至120h時;H-FABP的濃度變化與神經功能缺損以及梗死灶體積有關,推測H-FABP可能是早期缺血性卒中的潛在生物學指標.因此,在進行常規影像學檢查之前即可進行血清FABP的測定,從而對臨床診斷和病情判斷提供輔助依據。

    已知H-FABP也是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一個生物學指標,且較CK-MB更敏感。由于其分子量小,心肌梗死時H-FABP能夠快速從受損的心肌細胞中釋 放入血液。正常H-FABP的血漿濃度為1.6~1.9ng/ml,隨著年齡增長稍有增高。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將有可能通過微量測定血漿和尿液H-FABP來診斷缺血性卒中。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在排除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基礎上,H-FABP可作為早期診斷缺血性卒中的一種生物學指標,其特異性優于NSE和Sl00B。

    4、展望

    過檢測血清H-FABP水平,可以在細胞水平和生物化學水平上超早期診斷卒中,有利于開展超早期治療,從而實現減輕神經功能損害、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社會家庭負擔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另外,還可以在基因水平上對FABP與心腦血管病的關系進行研究,從而增加預防手段和降低發病率。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