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血鉀 確定有無低血鉀對本病診斷有重要意義。為測定結果較為可靠,檢查前應停用利尿劑3~4周。血鉀可降至2.0~3.0mmol/L。但是,本病早期低血鉀的臨床癥狀常不存在,甚至血鉀也在正常范圍內,此時僅可從醛固酮分泌率增快、血漿腎素活性偏低及高血壓才疑及此病。數年后才發展成間歇性低血鉀癥期,伴應激后發生陣發性肌無力及麻痹表現。至較晚期才發展為持續性低血鉀伴陣發性麻痹癥狀。尤其是腎小管病變更是長期低血鉀的后果。因此,低血鉀癥是隨病情加重而逐漸明朗化的。
②血氯化物 常低于正常值。
③血鈉 有輕度增高。
④二氧化碳結合率 常上升,提示代謝性堿中毒。
⑤血漿pH 常偏高,可達7.6。
⑥鈣、磷 大多正常。有搐搦者游離鈣常偏低。
⑦鎂 正常血鎂0.85±0.15mmol/L。患者可輕度降低。
⑧糖耐量試驗 由于失鉀,抑制了胰島素的分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可呈耐量減低。
⑨靜脈血漿中醛固酮測定 正常人臥位為5.2±2μg/dl。本病患者明顯升高,腎上腺皮質腫瘤者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