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6-03-22 12:08 原文鏈接: 對話李革博士:藥明康德的平臺之路

      記者:您在專訪中被問到藥明康德會不會成為一家制藥公司,要不我們就從這兒開始吧。我知道這個問題您已經回答過很多次了。

      李革博士:在過去的十五年里,我已經被合作伙伴、員工、投資人問過幾百次了,我的答案一直很明確,不會。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力和技術的平臺,讓任何人、任何公司都能夠通過我們的平臺,研發新的醫療健康產品,造福患者。大家至今還在臆測藥明康德會成為藥廠,從一個角度也可以反映出大家對模式創新的不理解和“后知后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加強我們平臺的能力。我記得04-05年的時候我們開始思考平臺模式,當時很多人不相信,原因是“沒人這么干成功過”;后來07-11年我們頂住華爾街壓力花大力氣搭建小分子和大分子新藥生產平臺,很多人也不看好,認為“很傻很天真”,費力不討好。這么多年風風雨雨都沒有動搖過我們對平臺的信心,現在平臺運行成熟良好,效果開始顯現,有什么理由不繼續呢?

      記者:在平臺和做藥之間,您的選擇從來沒有含糊過。為什么?

      李革博士:這道理很簡單,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創新模式。歐美有幾萬家創新型生物制藥公司,大家知道在中國本土大大小小的制藥公司也有6000家。大家如果看過去三十到四十年的研發和運營模式,大部分還是沿用傳統,很多時間精力和成本花在考慮基礎設施、實驗室、人才和資源配置上面。這種研發模式沒有利用科研人員的專長,既昂貴,又不靈活。一個行業要想增加創新的結果,就必須增加創新的活力。上世紀80年代大概是制藥業的黃金時代,許多重磅藥物被推向了市場。制藥公司建造了大量的研究中心,聘用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三十多年過去了,這些科研人員大多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知識與經驗。藥明康德這樣的能力平臺公司,大幅降低了研發的門檻和成本,如果只需要一支筆、一張紙、一張信用卡,就能開制藥公司,這種模式對行業創新的驅動是巨大的。對這些積累了知識和經驗的智者來說,還有什么比實現自己夢想更激動人心的呢?

      記者:現在的藥明康德平臺實現您“一支筆、一張紙、一張信用卡”的期待了嗎?

      李革博士:可以說我們的平臺已經開始起作用了吧。Callidus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兩個半”雇員,18個月,我們的平臺幫他們把項目從想法推進到被Amicus以1.3億美元并購。現在我們的平臺上有2000多家合作伙伴的幾千個項目在進行中,其中有不少像Callidus這樣的虛擬初創公司。我們一直關注的是這個平臺是不是夠寬,是不是夠深,是不是能夠deliver我們的承諾,那就是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研發效率。舉個例子,2015年美國FDA批準上市的45個新藥中,有33個來自我們的合作伙伴。我當然不是說他們的成功就是我們的功勞,我關注這個數字是希望我們過去十五年積累的平臺能力,能夠厚積薄發,在未來十五年里更好地幫助整個行業提升效率,加快更多合作伙伴的新藥上市進程。

      記者:藥明康德為什么要私有化呢?

      李革博士:很多人認為藥明康德私有化是因為我們看重了中美市場的“PE價差”,這根本不是我們私有化的原因。根本原因還是華爾街太過于關注短期業績,大型戰略投資就變得比較困難。在2015年3月,我們在季度財報中準備了一頁內容,上面列舉了我們將持續發展的重點平臺板塊,以及將開始投資的新興機會。季度財報后,我們的股票非但沒有上漲,反而下跌了20%。我對這個結果感到非常失望:我們想要保持創新,卻不能得到正向的激勵。因此我覺得是時候回歸私有化了。回歸私有化能夠幫助我們更加大膽地投資平臺建設,更加靈活地把握新興機會。

      記者:現在公司回歸私有化了,您能給我們預告下2016藥明康德會有哪些看點嗎?

      李革博士:還是回到我們的平臺上。我們會繼續加強建設和拓展平臺能力,比如大家已經看到1月份我們啟動了1.2億美元的投資在上海打造全新的生物藥一體化研發服務中心,進一步鞏固我們一體化研發平臺的全球領先地位。我們也會啟動更多的與禮來戰略合作類似的項目,通過中國與全球同步開發和生產的嶄新模式,縮短全球創新藥物在中國的開發和上市滯后,使中國病人未來有望與全球患者同步使用最新的藥物。還有的話就是大家可以期待我們的基因組學和測試平臺助力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幫助個體化治療和健康管理服務中國大健康產業。

      能力不等于結果。不過2016年我們開頭不錯,今年FDA批準上市的第一款新藥ZEPATIER?,正大天晴和強生公司的新藥轉讓,以及首例中國產創新生物藥用于歐洲臨床試驗,都得益于藥明康德的平臺推動。我希望關注藥明康德的朋友們會看到2016年我們的平臺上會有更多更好的消息和大家分享。

    相關文章

    藥明康德2024年業績豐收擬斥資1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藥明康德于3月17日宣布,公司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此次回購資金總額為10億元,回購價格上限為92.05元/股。根據估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約為1086.3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762......

    藥明系再度剝離海外資產!默沙東5億美元接手

    繼藥明康德(603259.SH)出售在美國和英國的WuXiATU業務之后,藥明生物(02269.HK)也跟進剝離海外資產。1月6日,藥明生物對外公告,與默沙東(MSDInternationalGmbH......

    藥明康德將美英WuXiATU業務轉給美國基金

    24日晚間,藥明康德(603259.SH)突然對外公告,將美國和英國的WuXiATU業務全部出售給一家美國股權投資基金。據藥明康德上述公告,公司間接全資子公司WuXiATU(Ireland)Holdi......

    藥明康德:子企業擬2000萬歐元認購私募基金份額

    藥明康德全資子公司WuXiFundI擬以有限合伙人身份認購SofinnovaBiovelocitaII(SBVII)和SofinnovaCrossoverII(SCOII)基金份額,認購金額各為1,0......

    1.5億!藥明康德投了家法國VC加注歐洲生物醫藥市場

    近日,藥明康德(603259.SH,02359.HK)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與JeitoCapitalS.A.S.簽署認購協議,認繳JeitoIIS.L.P.投資基金2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

    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快速立法失敗但中國生物醫藥公司還不能算贏

    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對外公布了經兩院委員會最終協商后的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簡稱:NDAA)文本。此前,備受業內關注的、旨在限制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在美發展的參議院版(編號......

    CRO概念股早盤多數走高藥明生物漲逾5%藥明康德漲逾4%

    CRO概念股早盤多數走高,藥明生物(02269)上漲5.03%,報16.28港元;藥明康德(02359)上漲3.98%,報51港元;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上漲2.62%,報10.98港元;康龍化......

    美國最新修訂版《生物安全法案》出爐,藥明康德、華大基因仍在列

    據美國國會官網,當地時間9月23日,美《生物安全法》立法一事又有進展。在最新的修正案中,藥明生物已經被除名,但藥明康德、華大基因、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ompleteGenomics依舊在列。同時,該方......

    又有企業撞美國生物法案“暗礁”金斯瑞生物科技遇黑色星期一

    來自大洋彼岸的一封信,成了掀起暴風雨的那只蝴蝶翅膀,降落在金斯瑞生物科技的“黑色星期一”。6月3日上午,金斯瑞生物科技開盤后就急速走低,盤中最大跌幅一度超過25%,截至收盤,股價報收8.23港元/股,......

    藥明康德:正與美《生物安全法案》相關方進行頻繁交流

    針對《生物安全法案》,藥明康德正在與美國政策制定者和參與立法過程的相關方進行頻繁交流和對話,以說明有關公司的事實真相,并呼吁對草案進行改動。藥明康德還表示,3月6日參議院下屬委員會聽證會通過的《生物安......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