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實驗室設計中,需要明確實驗室環境條件的要求,為了確保分析檢測的質量,實驗室環境應滿足以下條件:
( 1 )滿足該實驗室工作任務的要求。其中化學分析室、儀器室應滿足相應的儀器設備使用保管的技術要求。一些精密儀器的一般要求為:
①電源電壓 220 V±10%,頻率50Hz±0.5Hz;
②室溫(25士5) ℃;
③濕度40%?70%;
④不能有振動、電磁干擾、陽光直射;
⑤儀器室噪聲應小于55dB,工怍間噪聲不得大于70dB0
( 2 )實驗室應有良好的工作環境,保持清潔、整齊,有書面的規章制度可遵循。
( 3 )化驗室應有通風設施,實驗室應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具,滅火器材。
化驗室的環境不合格會直接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度。如:溫度過低,天平的變動性增大;濕度過大,使電子儀器和光學儀器的性能變差;空氣中的微粒和污染成分對痕量分析影響很大,甚至在室內吸煙都會影響分析結果。
化驗室所需的化學藥品及試劑溶液品種很多,化學藥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性及危險性,對其加強管理不僅是保證分析數據質量的需要,也是確保安全的需要。
化驗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內需用的藥品。化學藥品存放時要分類,無機物可按酸、堿、鹽分類,鹽類中可按周期表金屬元素的順序排列如鉀鹽、鈉鹽等,有機物可按官能團分類,如烴、醇、酚、醛、酮、酸等。另外也可按應用分類如基準物、指示劑、色譜固定液等。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
按化學品的危險特性,我國將危險化學品分為8類。
①髒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受壓、撞擊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時產生大量氣體和熱量發生爆炸的物品。一般含有以下結構:0—0 (過氧化物)、0-C1 (氣酸或過氣酸化合物)、N—X (氮的鹵化物)、N = 0 (硝基或亞硝基化合物)、N=N (疊氣或重氣化合物)、N = C (雷酸鹽化合物)、C^C(炔類化合物等)。
②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乙炔、氫氣、氧氣、氧化亞氮等鋼瓶氣體。
③易燃液體閉杯試驗閃點等于或低于61 T 的液體。
④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如堿金屬的氫化物、碳化鈣、白磷等。
⑤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⑥有經口攝取固體LD 5{)* < 5 0 0 m g /k g ,液體LD50<2000 m g /kg;經皮膚接觸 24 h,LD 50< 10 0 0 mg/kg;粉塵、煙霧及蒸氣吸人LC5Q<10 m g /L的固體或液體。
⑦放射性物品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 4X l0 4Bq/kg的物品。
⑧腐蝕品指能灼傷人體組織及對金屬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
化驗室試劑存放要求
①易燃易爆試劑應儲于鐵柜(壁厚1m m 以上)中,柜的頂部有通風口。嚴禁在化驗室存放大于20 L 的瓶裝易燃液體。易燃易嫌藥品不要放在冰箱內(防爆冰箱除外)。
②相互混合或接觸后可以產生激烈反應、燃燒、爆炸、放出有毒氣體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合物稱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這種化合物系多為強氧化性物質與還原性物質。
③腐蝕性試劑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盤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亊故。。
⑤藥品柜和試劑溶液均應避免陽光直曬及靠近暖氣等熱源。要求避光的試劑應裝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紙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⑥發現試劑瓶上標簽掉落或將要模糊時應立即貼制標簽。無標簽或標簽無法辨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物品重新鑒別后小心處理,不可隨便亂扔,以免引起嚴重后果。
2023年10月30日,騰訊公司“10年100億元資助基礎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第二期名單發布,來自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領域的46位科學家上榜,成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員”。2023年第......
2023年10月19日-20日,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在北京組織召開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于吉紅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化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楊俊林主......
近日,2023諾貝爾獎揭曉。能夠獲得這項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學獎項,是對獲獎者努力的最大認可。但是有研究發現,這種“認可”到得越來越遲了——幾乎一半的獲獎者從做出有諾貝爾價值的發現到獲得該獎項......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東南大學十大科學與技術問題”啟動培育基金和江蘇省生物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的資助下,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青年教師張含悅與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熊仁根合作在《科學》......
項目名稱:化學高分辨多重四極桿質譜儀招標項目編號:0834-2341SH23A267招標范圍:化學高分辨多重四極桿質譜儀1套招標機構:上海中招招標有限公司招標人: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開標時間:2......
6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剛研究員帶領的國際團隊的一項重要成果。研究團隊率先在銀暈恒星中發現了第一代超大質量恒星演化后坍縮形成的對不穩定超新星(pair-insta......
近日,我所太陽能研究部太陽能制儲氫材料與催化研究組(DNL1621組)章福祥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種低功函金屬粉末(Mg、Al、Zr等)輔助氮化的合成新方法,實現了在低溫、短時間內高效氮化合成......
目前,能源短缺危機以及碳排放問題正讓世界各國重新審視核電發展的重要性。然而,作為核能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如何安全高效處理處置核燃料循環所產生的強放射性核廢料,仍是尚未解決的世界性難題。近日,蘇州大學放射......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思輝見習記者孟凌霄近日,武漢大學一名剛入職一年的年輕教授,在《自然》發文破解了一個困擾科學家170多年的化學難題。他就是陳才友,是該論文通訊作者之外的唯一作者。落“櫻”繽紛時節......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首次提出限制美國飲用水中一系列普遍存在的危險的“永久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以難以被破壞的碳氟鍵而聞名,并已廣泛分散在環境中。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忙于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從水和土壤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