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靈敏度低
由于γc= γH /4,且13C的天然豐度只有1.1%,因此13C核的測定靈敏度很低,大約是H核的1/6000,測定困難。
2、 分辨能力高
氫譜的化學位移δ值很少超過10ppm,而碳譜的δ值可以超過200ppm,最高可達600ppm。這樣,復雜和分子量高達400的有機物分子結構的精細變化都可以從碳譜上分辨。同時13C自身的自旋-自旋裂分實際上不存在,雖然質子和碳核之間有偶合,但可以用質子去偶技術進行控制。
3、 能給出不連氫碳的吸收峰
有機化合物分子骨架主要由 C 原子構成,因而13C NMR 能更全面地提供有關分子骨架的信息。而 1HNMR 中不能給出吸收信號的 C=O、C=C、C≡C、C≡N以及季碳等基團,在 13CNMR 中都可以直接給出特征吸收峰。13CNMR 可直接觀測不帶氫的含碳官能團,如羰基、氰基等。
4、 不能用積分高度來計算碳的數目
13C NMR的常規譜是質子全去偶譜。對大多數碳,尤其是質子化碳,他們的信號強度都會由去偶的同時產生的NOE效應而大大增強。因此不到呢國家的碳原子的數目不能通過常規共振譜的譜線強度來確定。
5、 弛豫時間T1可作為化合物結構鑒定的波譜參數
在化合物中,處于不同環境的13C核,他們的弛豫時間數值相差較大,可以達到2~3個數量級,通過T1可以致人結構歸屬,窺測體系的運動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