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泄漏,使大地震和強海嘯造成的災難雪上加霜,也引起了人們對核電站安全的關注、擔心和諸多議論。作為日本的近鄰且正在積極發展核電的中國,應仔細研究,吸取必要的經驗教訓。
世界核電發展50多年,目前全球有400多核電機組在運行。在發生過的幾次“核事件”中,有三次屬于“核事故”:美國1979年的三里島和這次的福島屬于五級(也有人認為福島已屬于六級),而最嚴重的是1986年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這次災難屬最高級別——七級,這次事故是由完全可以避免的低級錯誤造成的,設計就有先天的缺陷——沒有安全殼。
福島核電站建于40年前,選用“沸水堆”,屬于二代反應堆初期的水平。核電站的設計是有相當高的抗震標準的,但對如此巨大的海嘯預料不夠,在這次9級地震且復合強海嘯沖擊的情況下,反應堆的幾層護罩雖有損壞,卻還能基本保存下來,使有限的核泄漏僅影響局限的范圍,已是很不容易了。但根據核電必須“確保安全”的原則,仍有不少值得吸取的經驗教訓。
例如:1.核電站不宜在地震帶上選址;2.核電站設計的安全標準要充分考慮可能發生的天然和人為的事故情景;3.在出現意外事故的情況下,不僅要確保自動停堆,而且要確保冷卻手段的有效性;4.乏燃料池的冷卻水在事故情況下未能確保,也是必須改進的;5.在發生超過設計標準的事故情況下,應有有效的應急預案,使后果可控;等等。
我們也不必因這次事故“談核色變”,福島核事故造成的損失,將由核電技術和管理的進步來補償。
核能的和平利用,是理智人類的正確選擇。核電站、核動力相繼問世,核電成了人類擁有的一種新型潔凈能源,核電是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為先進生產力的杰出典型,是一種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以歷史眼光來看,像任何工程科技領域的創新一樣,核電的發展也有一個發育成熟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路輕松。核電畢竟有它的特點,一旦出現事故,其后果具有擴散性和后效性,因此要格外慎之又慎,安全應該是發展核電的前提和最高原則,也是核電文化的核心。
應該說明,核電站不可能發生原子彈那樣的核爆炸,這不僅是因為二者使用的核材料的級別不同,更重要的是物理設計原理完全不同。這次福島核電站出現的不是核爆炸,而是氫氣爆炸和冷卻系統一度失效,從而造成了一定量的核泄漏。當然,這樣的事故也是應當避免的。
我國目前運行中的核電站,選用的是壓水堆型,技術水平屬二代改進型,安全性高于福島核電站。壓水堆具有三道安全屏障:燃料包殼、反應堆壓力邊界(壓力容器),最后一道是反應堆安全殼,能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質泄漏。
在目前世界的電力中,核電占16%,我國的核電才占2%。積極發展核電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長期重大戰略選擇。必須強調,核電的發展絕不僅僅是建核電站,而是一個產業鏈,包括核資源、核燃料循環、核電站、后處理和核廢物處置等,是一個科技含量高的行業,必須進行縝密的統籌安排。
為了核電的科學發展,建議盡快制定我國的《原子能法》,使完備的核電法制體系成為我國法制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核電建設應是國家行為,要從體制機制和管理上進一步理順,制定好中國核電的發展戰略和戰略指導下的規劃,包括人才的培養、科技的研發、產業的培育等。此外還要加大與發展核電有關的科普工作力度,從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到廣大群眾,對核電的發展凝聚更高的共識,科技工作者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質上,核電的發展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也將是人類共享的財富。
中國飛鶴聲明稱,與日本協和發酵的合作僅為技術交流,不涉及原料進口及配方使用。18日,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號“飛鶴奶粉”發表聲明稱,近日,針對“中國飛鶴與日本協和發酵達成技術合作意向”一事,互......
1月1日,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秦山核電基地迎來“開門紅”——該基地9臺核電機組2023年度平均能力因子達到96.8%。根據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已公布的數據,該業績在全球擁有6臺及以......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商業示范工程日前圓滿通過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
日本當地時間1月1日16時10分,日本西海岸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截至記者發稿前,地震已造成當地55人遇難。此次地震還導致兩座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溢出,再次將廣受關注的日本核電......
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電站等多個核電站燃料池中的水出現溢出情況。綜合報道,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1月1日發生7.6級強震,石川縣警察本部當地時間1月2日上午5時宣布,地震造成該縣共6人死亡。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
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完成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材料產業進入蓬勃發展的加速期。就在幾天前,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堆芯支承結構中的石墨材......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9月11日在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首輪排海從當地時間8月24日下午1點03分啟動,到9月11日中午12點15分結束,首輪累計排放量為7788立方米”。東電稱,預計......
8月27日,日本正式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第四天,總臺記者獲準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進行探訪。這次探訪不得自由錄音錄像,記者的手機、電腦、攝像器材一律不許使用,隨身只能帶筆和本以及核輻射檢測儀。記者穿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