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安徽大學發布《對標“一流”,我們怎么干?》的文章。邀請到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徽學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應用經濟學學科、新聞傳播學學科、生態學學科、統計學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化學學科等部分高峰學科建設項目負責人,暢談高峰學科建設發展,助力安大“雙一流”建設。
其中生態學學科負責人石先陽表示,生態學高峰學科建設目標為:確保本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達到B+,力爭A-。
生態學學科負責人石先陽
生態學高峰學科建設目標:服務生態強省的戰略目標和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圍繞安徽長江沿江湖泊、黃山大別山、兩淮采煤沉陷區等重點和敏感生態區生態保護修復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匯聚高端人才,優化學科平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確保本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達到B+,力爭A-。
師資隊伍。圍繞學科建設目標,聚焦四個學科方向,匯聚高端人才,凝聚學科隊伍。依托科研平臺,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吸納國內外一流人才,組建8-10個一流科技創新團隊;引育結合,培養優秀人才,通過設立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師資博士后、定向博士后、國外訪學等途徑培養青年教師;建立健全各項配套制度,創新用人機制,完善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優化用人環境,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環境,提升學科科研競爭力。
人才培養。完善生態學人才培養體系。依托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生命科學院、物質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院、綠色產業創新研究院等單位,進一步推進“資源生態環境學科群”生態學本-碩-博一體化拔尖人才培養計劃,鞏固高校、科研機構的泛一體化生態拔尖人才培養聯盟,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生招生、培養和協同創新,實現學科交叉、跨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實施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優化生態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方案,優化大類招生方案,優化專業課程體系,積極引入國外一流生態學專業教材,編研和開發國家規劃教材,建設若干門國家級和省級“金課”,推進精品課程網站、慕課資源、數字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課程建設,設立海內外知名學者的名師講堂。
推進高水平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充實完善生態與環境國家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升級改造升金湖、兩淮采煤沉陷區、環巢湖濕地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和校內實訓基地。
強化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依托學科平臺和重大科研項目,推進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加強國際交流,強化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科學研究。圍繞長三角生態文明建設和長江大保護、合肥市環巢湖濕地建設和巢湖水體污染防治、采煤沉陷區生態保護修復、黃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項,安徽省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2項;發表SCI 論文400篇,其中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以及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的論文85篇以上;申請國家發明ZL30項、授權國家發明ZL8項以上;出版專著(教材)2本;制定國家/行業/地方標準2項;主/承辦學術會議5次以上;實現重要技術的產業化應用6項以上。
支撐平臺。充實鞏固現有的國家和省級學科平臺。加強安徽大學升金湖濕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申報并建設安徽升金湖濕地生態學國家長期科研基地,申報安徽升金湖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安徽大學巢湖濕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安徽大學黃山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社會服務。1.編制安徽省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生態狀況藍皮書,助力長三角建立濕地生態安全預警體系。對全省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進行編目,使用本學科發布《省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生態監測技術規程》開展濕地調查監測,定期編制和發布安徽省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生態狀況藍皮書,為安徽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效果的評價提供科學依據,為建立長三角濕地生態安全預警體系積累基礎數據。
2.推動數字化巢湖和環巢湖小微濕地建設研究,助力合肥市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對巢湖流域實施基于風格單元的數字化管理,建立基于深度學習、數字孿生技術的濕地大數據管理系統,對巢湖流域濕地實施數字化、智慧化和智能化“三化”管理。對環湖1km范圍內的小微濕地進行“三化”管理,建設多類開多功能的小微濕地,強化小微濕地在環巢湖濕地生態攔截和生物多樣性涵養的生態屏障作用;推進合肥市城市小微濕地建設,發揮城市小微濕地的生態功能,改善合肥市城市生態功能,推動國際濕地城市建設。
3.建立升金湖國際重要濕地的監測體系,積累國際濕地健康評估生態大數據。建立升金湖國際重要濕地空天地一體化濕地監測體系,獲取多元濕地生態環境大數據,積累長時間大尺度濕地基礎數據,對升金湖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狀況進行動態評估,建立濕地生態安全預警機制。
4.建設升金湖國家教科基地,推動我國濕地生態領域的特色自然環境科普教育。依托升金湖國際重要濕地獨特的水鳥資源和濕地資源,建立面向國內外的國家教科基地,包括本科生和研究教育教學實踐實訓基地,青少年和公眾濕地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和研學基地,開展公眾自然環境教育。
5.研發采煤沉陷區生態保護修復技術,服務于兩淮煤礦沉陷區的綜合治理。針對兩淮煤礦開采形成的大面積沉陷區,土地喪失,環境惡化,礦農矛盾突出等問題,開展沉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和資源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示范,引導農民可持續利用沉陷濕地資源,充分發揮沉陷濕地的生態服務功能,推動礦區和諧發展。
6.挖掘黃山短尾猴生態文化價值,推動黃山國家公園建設。分析黃山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生態系統特點,充分利用黃山短尾猴作為生態系統指示物種的價值,發掘短尾猴的生態和文化價值和黃山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服務功能,積極推動黃山國家公園建設。
合作交流。與3-5個大型企業建立聯合工程中心,開展產學研合作。與20所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培養聯盟。邀請境內外專家講座報告100人次以上;資助師生參加國際學術交流50人次;招收培養境外留學生15人次;承擔國際合作項目1項,主/承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會5次;擔任重要國際學術職務人員2人次;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報告50次以上。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面上攻關質量基礎領域、標準化專項)到期項目驗收工作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皖科黨〔2023〕3號)、《......
關于印發安徽省推進衛生健康領域設備設施迭代升級工作方案和安徽省公立醫院住院設施改善提升實施方案的通知各市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省屬醫療衛生單位:現將《安徽省推進衛生健康領域設備設施迭代升級工作方案》......
關于印發安徽省推進衛生健康領域設備設施迭代升級工作方案和安徽省公立醫院住院設施改善提升實施方案的通知各市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省屬醫療衛生單位:現將《安徽省推進衛生健康領域設備設施迭代升級工作方案》......
5月22日至24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章新洲率領農經處、安徽省經濟研究院有關同志赴鳳陽縣、阜南縣、固鎮縣、包河區開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專題調研。調研組赴鄉村、園區、企業,實地了解當地推進鄉......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開展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4〕11號)和《關于開展2023年度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推薦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23〕28......
近年來,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堅持聚焦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發展目標,推動檢驗檢測行業做優做強,持續完善技術服務供給,充分發揮檢驗檢測生產性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作用,有力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和......
按照《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做好全國“八五”普法中期通報表揚單位和個人推薦工作的通知》(司發通〔2024〕11號)要求,經各單位推薦、材料審核、遴選推薦等程序,擬遞補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處為全國......
近年來,安徽省池州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鎂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鎂鋁新材料產業能級持續提升。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池州市擁有規上鎂鋁新材料企業27家,其中產值超10億元企業1家、超5億元企業3家。提......
4月29日,安徽建筑大學官網發布消息:日前,安徽省委決定,馬文革任安徽建筑大學黨委書記。官方簡歷顯示,馬文革,法學碩士,歷任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科長、校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黨委書......
4月25日,記者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安徽近期向中國985高校順利交付了一臺本源SL400國產稀釋制冷機。此舉不僅加快了我國量子計算機科技自立自強的步伐,更在解決外國量子計算機“卡脖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