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2月9日報道,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部署的、在火星干燥的表面四處逡巡的“好奇號”火星車首次發現了火星曾有一個淡水湖存在的直接證據。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最新研究聲稱:“最新發現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堅實的證據,表明火星曾經非常宜居。”
這個淡水湖里已經沒有水,但“好奇號”火星車上配備的科學工具對湖中紋理細密的巖石所進行的鉆探測試和化學分析表明,或許在36億年前,這個淡水湖曾經孕育了微生物。報告指出,巖石中含有碳、氫、氧、氮和硫的“蛛絲馬跡”,“可能為簡單微生物提供了完美的生存環境”。
據信,像無機自養性生物這樣的小型微生物能在地球上同樣的環境下繁衍生息,我們一般能在洞穴內和海底熱水流火山口下發現這類微生物。
此前,科學家們已經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水存在的證據,而且,過去的研究也強烈表明,火星某處有湖泊存在,這是科學家們首次發現火星湖泊存在的直接證據。該研究的合作者、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桑吉維·古普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是我們首次在火星上發現能為我們提供湖泊存在直接證據的巖石。這很重要,因為湖泊是簡單微生物發育和生存的完美環境。”
古普塔說,盡管科學家們沒有在巖石內探測到任何生命形式,但“好奇號”火星車已經鉆進泥巖和砂巖內并發現了粘土礦物,這表明,這些巖石和水之間曾有“親密接觸”。鑒于這些砂巖很像地球上河流里發現的砂巖,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假設:曾經有河水流進湖里。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赤道附近的蓋爾撞擊坑(Gale Crater)附近登陸,此處包含有很多地質層而且很可能有水。古普塔表示,接下來,他們打算對散落在蓋爾撞擊坑表面的巖石樣本進行分析,希望能尋找到更多火星宜居的證據。
“好奇號”火星車的任務是搜尋可能適宜生命生存的地質環境,但其上并沒有配備可以直接探測生命跡象的工具。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還會有一些無人探測器拜訪火星,比如,歐洲空間局將于2018年發射“天外火星(ExoMars)”探測器;NASA也將于2020年再次發射一臺火星探測器。
12月6日至8日,2024年生物與化工類學科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湖南科技學院召開。會議由湖南科技學院與中南大學主辦,湖南科技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生物工程省級應用特色學科、湘南優勢植物資源綜合利用湖南......
——探索生命奧秘新途徑為促進我國糖復合物領域的合作交流,加快國內糖科學的發展 ,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糖復合物專業分會、復旦大學/衛健委糖復合物重點實驗室主辦 ,分析測試百科......
12月1日,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辦的第七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暨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校區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全國57個推薦單位的166支代表隊為公眾呈現了一場精......
12月5日,以“數字科技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數字地球青年創新論壇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會上頒發了國際數字地球學會“青年科學家獎”,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教授直偉、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在這個從氣候變化到公共衛生危機等方面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的時代,科學在尋找可持續解決方案方面的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12月5日,2024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開幕,聯合國教育、科......
12月5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光明科學城論壇·2024在光明云谷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論壇以“聚力”“聯動”“揚帆”為主題,匯聚國內外科技、教育以及產業領域各界人士,共議科技前沿發展趨勢。據了解,......
傳統觀點認為,攜帶病毒的生物的遷徙一般會加速病毒的傳播。但最近有生態學研究表明,遷徙對病毒傳播有抑制作用,北美帝王蝶就是一個典型例證。長距離遷徙的帝王蝶相較于不遷徙的同類,感染寄生蟲病的幾率要低得多。......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率真與真實——卡拉瓦喬的藝術世界”展覽正在展出。展覽的唯一主角,是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晚期藝術杰作《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以一幅真跡作品為中心而展開的......
東曹株式會社是一家成立于1935年的日本綜合化工企業,涵蓋化學品、電子材料、生命科學等領域。近十年來,公司在中國市場積極推進國產化戰略,與偉創力合作生產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深化生命科學領域布局。......
ACAIC2024主題論壇4智能生物傳感技術創新論壇在ACAIC2024大會上,由深圳大學醫學部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主辦的“智能生物傳感技術創新論壇”成功召開。論壇主席張學記教授(深圳大學)、召集人劉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