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臨床以發熱、前囟飽滿為表現的易診為幼兒急疹、良性顱內壓增高、化膿性腦膜炎等,可依據血常規、 腦脊液檢查、腦電圖,尤其CT檢查明確診斷。顱骨透照試驗陽性者,要排除硬膜下積液、無腦或腦貫透畸形、蛛網膜囊腫等。較常見的硬膜下積液可單側陽性,如為兩側,則多不對稱。頭顱B 超價值因受到囟門閉合及積液位置的影響,可出現假陰性。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上外部性腦積水應與硬膜下積液和腦萎縮鑒別。外部性腦積水可出現額和額頂區蛛網膜下腔增寬,前部半球間裂增寬,基底池主要是環池擴大,額頂區腦溝加深,腦室可輕度擴大。蛛網膜下腔及腦池擴大多呈對稱性,中線無移位。硬膜下積液表現為局部或雙側不對稱、新月形低密度影,內緣光滑、 平直, 無半球間裂及基底池擴大, 可有腦室受壓而無擴大,一側注氣造影對側不顯影。腦萎縮可見蛛網膜下腔半球間裂及腦溝彌漫性擴大,小腦腦溝加深,腦室多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