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EAA的臨床表現取決于以下幾點:
①吸入抗原的免疫性,
②接觸粉塵的模式,如時間,次數,劑量等,
③機體的易感性,在上述3點中接觸粉塵的強度及次數是最為重要的決定因素,雖然EAA的臨床表現較為復雜,致病的抗原多種多樣,但總體來說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3種。
1.急性型 急性病例通常有明顯的抗原接觸史,典型的癥狀有發熱(有時可高達40℃),咳嗽,畏寒,乏力和呼吸困難,癥狀往往在接觸抗原后4~6h出現,持續約18~24h,體格檢查可發現病人有發熱,呼吸困難,甚至發紺,雙肺有時可聞及濕性啰音,但哮鳴音很少見,有些病例僅有發熱,故常被誤診為病毒或細菌性肺炎,伴有急性癥狀的組織學反應是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炎細胞以淋巴細胞為主,其中大多數是具有細胞毒活性的CD8 T淋巴細胞,這與結節病所見的以CD4 T淋巴細胞為主相反,除了淋巴細胞外,漿細胞和激活的肺泡巨噬細胞數量也明顯增加,肺泡腔內有時可見到炎性滲出,免疫熒光染色方法可以見到肺間質和肺泡間隔有抗原沉著,但免疫球蛋白或補體很少見到,閉塞性細支氣管炎(OB)也有報道,隨著急性癥狀的緩解,組織學改變可逐漸恢復正常。
2.亞急性型 臨床癥狀較為隱匿,可以有咳嗽,咳痰,乏力和呼吸困難,食欲降低,容易疲勞和體重下降也可以見到,雙肺底爆裂音通常是主要體檢發現,一般來說無發熱。
3.慢性型 可以由急性型轉變而來,也可以無急性型表現,換言之,肺纖維化可以由反復大劑量吸入抗原引起,也可由長期小劑量吸入抗原引起,后者較常見于飼鴿者肺,空調性肺炎和另一些常年吸入室內環境和抗原相關的疾病,臨床表現通常是進行性呼吸困難,乏力,食欲降低和體重下降,這些癥狀常出現在疾病的晚期,通常在不可逆的肺間質纖維化發生之后,在無急性型存在的慢性病例,除了可能的慢性咳嗽外,一般無早期癥狀和體征,體檢可發現彌漫性爆裂音,在晚期病例通常有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的體征。
對急性期患者來說,由于經常有明確的抗原接觸史,故進一步的檢查是不必要的,只要病人脫離接觸抗原后,癥狀逐步緩解,診斷即可確立,但如果病人的生活,工作環境中沒有明確的過敏因素,吸入激發試驗可被用來確定過敏源與臨床癥狀之間的關系,吸入激發試驗雖然對闡明過敏源與臨床癥狀之間的關系有幫助,但對病人是有一定危害的,由于臨床應用時,可導致病人EAA癥狀,故臨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對于有呼吸道癥狀和限制型通氣功能障礙的病人,應懷疑有EAA的可能,就預防肺間質纖維化來說,重要的是早期診斷,仔細詢問病史非常重要,不僅對診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發現引起EAA的誘因有幫助,當從病史中得不到明確的線索,而臨床上又懷疑是EAA時,實驗室檢查對診斷有一定幫助。
檢查
1.BALF檢查 對闡明EAA的發病機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BALF分析對整體病人而言有一定意義,但對個體病人來說,其診斷意義不大,正常人BALF中以肺泡巨噬細胞為主(>90%),其次是淋巴細胞(6%~8%),在EAA,結節病和另一些呼吸系統疾病,BALF中淋巴細胞的數量明顯增加,但EAA的淋巴細胞以CD8 淋巴細胞為主,而結節病則以CD4 為主,CD8 淋巴細胞的數量與急性期癥狀有高度相關性,Marayama等發現隨著EAA病程的延長,CD8 數目逐漸下降,另外進行BALF檢查的時間與病程也密切相關,在早期BALF中性粒細胞,補體和肥大細胞的數目明顯增加,Yoshizawa等報道,在非纖維化的EAA病人的BALF中CD8 數量較已發生纖維化的EAA患者的BALF中CD8 數目要高。
總體來說,BALF細胞成分分析對區別正常人,未接觸過敏源者和患者之間有非常大的幫助,但對區別有癥狀者和無癥狀的抗原接觸者來說無診斷意義。
2.血清免疫球蛋白G 雖然EAA病人體循環中有高水平的針對特異性抗原的IgG抗體,但多數接觸抗原但無癥狀的人群也有高水平特異性IgG存在,因此特異性IgG的升高僅說明病人有慢性抗原接觸史,對診斷意義不大。
3.皮膚抗原試驗 由于皮膚試驗反應的形式有多種如立刻的,遲發的和雙相的,因此皮膚抗原試驗對EAA診斷幫助不大。
4.胸部X線檢查急性期,典型的表現是雙側肺出現斑片狀浸潤影,陰影呈間質性或肺泡結節型改變,這些陰影通常是雙側和對稱性分布,有些可表現為肺門模糊,經常易與急性肺水腫混淆,有些發病早期的病例胸部X線表現可以完全正常,亞急性期表現為線樣和小結節陰影,呈網狀結節樣改變,無縱隔或肺門淋巴結腫大,一般不伴有胸腔積液或胸膜增厚,慢性期主要表現為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晚期可發展為“蜂窩肺”。
5.肺功能檢查 大部分病例呈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表現在VC和其他肺容量的降低,肺彌散功能和肺順應性降低,但氣道阻力通常正常。
血氣分析表現為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運動后加重和輕度動脈二氧化碳的降低,部分病例隨著急性期癥狀的緩解,肺功能可恢復正常,有少數病例在接觸抗原早期可表現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6.吸入激發試驗 此激發試驗需在特殊的實驗室進行,試驗開始前,先測定病人的基礎肺功能,然后通過機械霧化吸入器給病人吸入懷疑過敏源的提取物,隨后記錄病人癥狀,體征,肺功能和血白細胞計數,直到24h,最常見的陽性反應發生在吸入抗原后4~6h,病人可出現畏寒,發熱,咳嗽,呼吸困難,體檢肺部可聞及細濕性啰音,肺功能出現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表現為FVC降低和DLCO下降,少數病例可出現支氣管痙攣的情況,此激發試驗不僅可用來鑒定過敏源,而且是一種能直接證明過敏源和發病之間關系的方法,但在解釋激發試驗的結果時需格外小心,因為一部分病人,在吸入抗原提取物中的內毒素和其他一些成分可引起發熱反應,另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是可能導致嚴重的肺炎癥狀并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肺功能損害。
用于激發試驗所提取的樣本通常于工作環境和家庭中收集,激發試驗需在嚴密監護下進行,病人至少需要監測幾個小時,典型的方法是在吸入抗原后15min開始接受連續12~24h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