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國自然沒保障,外泌體來助攻
2018年國自然申請馬上就要展開,科研界一年一度的壓軸大戲又要上演。中了國自然,新的一年安安心心搞科研,舒舒服服過大年;沒有中,那可能意味著接下來又是緊衣縮食的一年。在這里云序小編先衷心的祝福各位老師2018新年快樂,開春申請的基金都能中,所有的實驗都成功,想發的文章都能發,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幸福!今天小編除了送祝福,也帶來了一份新春“賀禮”——國自然最新研究熱點,外泌體研究思路。掌握了這個熱點,小編相信各位老師國自然申請之路必然會一帆風順。
首先我們對歷年的國自然及pubmed收錄外泌體相關研究進行統計,看看它是否名副其實。下圖統計了近三年外泌體研究成果,文章數量一直居高不下,國內外泌體研究起步較晚,國自然立項呈起步之勢,從趨勢來看,外泌體國自然立項必將持續走高。
目前,外泌體研究與高通量測序聯系最為緊密,一般認為外泌體起到主要功能是細胞之間的通訊官,那外泌體所包裹轉運的RNA、蛋白質等信息挖掘變得極為重要。同樣,外泌體中既含有編碼RNA,也含有非編碼RNA,課題設計也可根據分子類型不同而不同,下圖羅列了2017年外泌體基金立項,其中囊括了外泌體-miRNA、LncRNA及環狀RNA等熱門分子領域。并且基金資助類型十分全面,從資助金額巨大的重點項目,到鼓勵青年學者的青年基金,每一層面都可以看到外泌體的蹤影。
還需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外泌體與轉化醫學聯系起來,特別是液體活檢方向,相信假以時日,外泌體必然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帶來重大改革。
在文章發表方面,國內學者陸續發表的外泌體高分文章,進一步引燃該領域研究熱情。來自二軍大的王林輝研究團隊在去年4月份發表了一篇Cancer Cell(IF = 27.407)文章,證明lncRNA與腎癌靶向藥物耐藥有關,并且細胞間主要通過外泌體傳播這種腫瘤耐藥相關分子。去年年末,南京醫科大學劉起展團隊在Cancer letters(IF = 6.375)上發表了關于外泌體miRNA促進亞硝酸鹽引發的腫瘤炎癥反應相關研究結果。可喜可賀,新年伊始,云序生物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客戶在Journal of Neurotrauma(IF=5.190)最新發表小鼠腦組織外泌體環狀RNA測序文章,為國內外泌體研究學者在添一項碩果。光說不練是假把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外泌體究竟是什么,研究思路又具體是怎樣呢?
二 外泌體研究思路大揭秘
傳說中的外泌體(Exosomes)顧名思義就是細胞“吐”出來的東西,廣泛分布于唾液、血漿、乳汁、尿液等體液中。它結構上類似一個極小的氣球(圓形單層膜),至于有多小,大概等同于一個病毒的大小(30-100nm)。這個小東西之所以會引起大家普遍關注,主要是因為它很會“藏寶”—外泌體中不僅包含蛋白質成分,還包括一些RNA成分,如miRNA、lncRNA、mRNA和circRNA等。外泌體所攜帶的這些RNA統稱為外泌體來源RNA,具有完整的序列結構和生物活性。目前發現外泌體來源RNA與腫瘤細胞轉移等過程密切相關,也被認為極有潛力成為下一代液體活檢新型分子標志物。下面小編介紹的幾篇文章都是依托高通量技術手段揭示外泌體RNA在機體疾病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案例1:脂肪組織巨噬細胞分泌外泌體miRNA可大幅改善體內胰島素敏感性
外泌體中包含多種miRNA,調控靶細胞生理活性。近日,Cell(IF:30.410)發表文章,發現脂肪組織巨噬細胞(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ATMs)分泌的外泌體中含有miRNA并可以轉移到胰島素的靶細胞中,從而調節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以及體內的總糖代謝穩態。Olefsky團隊從肥胖小鼠脂肪組織內分離出巨噬細胞,再收集細胞里的外泌體,用它們處理體型瘦的健康小鼠,發現接受了外源外泌體的小鼠雖然體重依然正常,但卻出現肥胖誘導型胰島素抵抗癥狀。相反,提取瘦小鼠來源的脂肪組織巨噬細胞外泌體,并用它在肥胖小鼠上治療,會大幅改善體內和體外的葡萄糖耐受和胰島素敏感性。最后,研究人員證明miR-155是肥胖個體脂肪組織巨噬細胞外泌體差異表達的miRNA之一,miR-155極有可能直接通過抑制其靶基因PPARγ來抑制胰島素信號傳導和葡萄糖耐受。
原文: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Derived Exosomal miRNAs Can Modulate In Vivo and In Vitro Insulin Sensi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