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9-03-30 15:37 原文鏈接: 固定化酶到聚酯的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聚酯是通過二羧酸和二醇試劑的縮合合成的。頻繁使用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Terylene,Trevira,Diolen)是通過對苯二酸鹽和乙烯乙二醇的縮聚形成的,在這兩步過程中三氯化銻作為催化劑(圖 1)。用過量的乙烯乙二醇,最初形成一個低分子質量的具有末端竣基的聚合物再通過乙烯乙二醇的分裂轉變為一個大分子的聚合物。



    圖 1 聚酯是通過對苯二酸鹽和乙烯乙二醇的縮聚反應而形成的。兩分子的乙烯乙二醇與二甲基苯二酸鹽以三氧化銻作為催化劑進行反應形成低分子的多聚物(n),通過乙烯乙二醇的分裂轉變為大分子的聚合物(m) 


    由于聚酯無極性的表面所以它不適合作為酶固定的支持物。聚酯和黏性纖維(Rayon)的共聚物更適合這些纖維素的成分增加了親水的特性,并且為固定化提供了羥基。這個步驟描述了聚酰胺的固定過程,如 CH-酸原子的烷化或部分水解,這些都適用于聚酯。

    實驗材料

    酶溶液

    試劑、試劑盒

    二氯甲醇己二胺二環己基碳二亞胺磷酸鉀NaCl

    儀器、耗材

    吸濾器玻璃料聚酯小片

    實驗步驟

    1. 用二環己基碳二亞胺酸解和活化


    如上所述,準備確定大小的合成的無紡聚酯材料的小片(如 10 片,大小 20 mm×20 mm)。聚酯的蝕刻和水解的發生見「共價固定化酶到聚酰胺實驗」的描述。自由羧基的活化是在 50 ml 溶有 10 g/L 環己二胺和 10 g/L 二環己基碳二亞胺的二氯甲醇溶液中于 10℃ 孵化 4 h 來完成的。游離的環己二胺在吸濾器或玻璃料上用二氯甲醇、丙酮和冰水各 10 ml 沖洗去除。


    2. 酶與有活性聚酯的結合


    在沖洗后,聚酯小片被立即放入酶溶液中(酶溶液的體積要能使聚酯小片完全浸沒,如 10 ml)在 4℃ 孵化 3 h。未被固定的酶在玻璃料上用溶有 0.5 mol/L NaCl pH 7.5 的磷酸鉀緩沖液反復沖洗去除。其后,用 0.1 mol/L pH 7.5 的磷酸鉀沖洗來降低高鹽濃度。固定化酶的小片可以在 4℃ pH 7.5 的 0.1 mol/L 磷酸鉀中短暫儲存(大約一周),若要長期儲存,小片需要用水沖洗去除緩沖液,并在空氣中干燥(這個過程對于敏感的酶是不能忍受的)。

    展開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