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部長、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執行副主席周生賢今日在國合會2013年年會上發表特別演講時指出,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全力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藍天白云。
周生賢說,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已勝利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對中國改革進程作出總體部署的同時,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全面安排,明確將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并要求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建立統一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等一系列環境管理制度。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我們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進行的一場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革命。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對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周生賢指出,今年以來,在中國政府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的指導下,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一是扎實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今年上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2.37%、2.15%、2.48%、3.02%。二是發揮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作用,發布《電子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新的國家環保標準88項,對重點控制區的火電、鋼鐵、石化等六大行業以及燃煤鍋爐項目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三是深化重點流域領域污染防治,加大《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2008~2020年)》實施力度,發布《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力抓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的落實。今年1~9月,我國地表水國控斷面好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同比降低0.9個百分點。四是強化生態保護和農村環境保護,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1處。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作督查,推進“以獎促治”工作的健康發展。
周生賢說,中國政府確定了今后5年3項重點環保工作:一是以細顆粒物(PM2.5)防控為重點,深化大氣污染防治;二是以保障飲用水安全為重點,強化重點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三是以土壤治理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當前的重中之重是,以PM2.5防控為重點,打贏大氣污染防治主動仗。為此,中國政府于今年9月正式發布了《大氣十條》,提出了10條35項措施。這是我國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也是探索環境保護新路的重大舉措。出臺《大氣十條》的總體考慮:一是堅持環保為民,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霧霾污染問題;二是立足國家宏觀戰略層面,搞好大氣污染防治頂層設計;三是把握“穩、準、狠”的基本原則,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共贏;四是從再生產全過程入手,完善一攬子環境經濟與管理政策;五是重點突破,突出抓好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的污染治理。具體有6個方面的重要舉措,一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壓縮過剩產能。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實行鋼鐵等行業產能總量控制,提前一年完成21個重點行業“十二五”淘汰任務。認真清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尚未開工的,一律不準開工建設;正在建設的,一律停止建設。二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增加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煤層氣供應,發展核電、水電、風能和生物質能,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強化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鍋爐,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三是嚴格治理機動車污染,提升燃油品質。科學調控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加快車用燃油低硫化步伐,實施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戰略。四是強化綜合治理,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采取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除塵、工業鍋爐窯爐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揚塵環境管理、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北方采暖季節污染控制等綜合措施。五是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在重污染天氣,采取對污染企業限產限排停產、停止建筑工地土方作業、機動車限行等應對措施。六是加強組織領導,切實落實保障措施。運用價格稅收杠桿,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激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治理大氣污染。修改《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建立區域協調機制,落實地方政府責任。
周生賢指出,冬季來臨,北方地區陸續進入采暖期,我們將全力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要加強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加快完善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聯防聯控機制,著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環評會商、聯合執法、應急處理等合作機制,統籌協調政策落實,強化跟蹤檢查,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各項措施見到成效。二要做好監測預警和重污染天氣應急。加強空氣質量監測,著力構建由城市站、背景站、區域站統一布局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強化與氣象部門的會商研判,加快建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預警系統,及時發布空氣質量監測預警信息。指導和督促地方政府制定并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強化對全國尤其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的指導。三要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對重點地區進行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執法檢查和督查,對發現的突出問題,督促地方政府嚴肅處理。四要完善環境政策法規。抓緊研究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開展排污許可證管理條例和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的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加快出臺《大氣十條》相關配套政策。五要強化科技支撐。抓緊實施《清潔空氣研究計劃》,重點解決污染物動態排放清單、預警應急、達標策略等關鍵技術問題,加速重點區域、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和持續改善,努力維護公眾健康和生態安全。
5月10日至1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調研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在南寧市主持召開座談會并講話,推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尾......
為持續改善湖北省環境空氣質量,圓滿完成“十四五”國家目標考核任務,努力提升支點建設的生態承載力,日前,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研究制定了《2025年度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要點》。據悉,本年度攻堅年度目標為完成國家......
關于開展2025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各部屬單位:為推動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科學技術發展,鼓勵科技創新,評選在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現開展202......
2024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獎勵公告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獎勵委員會共批準71項成果、25位個人、2個團隊獲2......
記者日前從湖州市經信局獲悉,2024年以來,湖州聚焦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持續加大政策扶持,鼓勵引導企業擴大投資和實施技術改造,1至9月全市兌現設備補助資金超2.8億元。加速設備更新關乎制造業的質效......
關于四川省工業領域重點行業低(無)VOCs原輔材料替代技術、產品、裝備、工藝、工程、案例、解決方案等項目擬發布名單的公示根據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4部門《關于開展工業領域重點行業低(無)VOCs原輔材......
9月20日,生態環境部公布《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24年,限制類和淘汰類)》(下稱公示稿《目錄》),此次限制和淘汰的部分污染防治技術涉及除塵、脫硫脫硝、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等大氣污染防治細......
目前,“兩新”行動呈現出政策持續加力的態勢。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部署開展設備更新行動;7月,報經國務院同意印發的加力支持“兩新”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安排1500億......
“今年1至8月,浙江省工業領域完成設備更新9.7萬臺(套),拉動工業設備工器具購置同比增長9.5%。”9月24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發布會介紹“兩新”政策總體進展成效有關情況,浙江受邀介紹推動設備更新......
加快設備更新,正在成為上海拉動工業投資增速的新引擎。昨天舉行的2024“投資上海·相約工博”投資合作推介會上,上海拿出了汽車、石化、鋼鐵、電子信息、電氣裝備、能源、船舶、輕工、水務、工業互聯網等工業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