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指意外吸入酸性物質,如動物脂肪、食物、胃內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體和揮發性的碳氫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學性肺炎,嚴重者可發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綜合征。
臨床上最常見是誤吸入胃內容物,由于胃酸刺激而引起的肺部感染。煤油、汽油、干洗劑、家具上光劑等有時可誤吸,多見于兒童。正常人由于喉保護性反射和吞咽的協同作用,一般食物和異物不易進入下呼吸道,即使誤吸少量液體,亦可通過咳嗽排出。全身麻醉、腦血管意外、癲癇發作、酒精中毒、麻醉過量或服鎮靜劑后的患者,防御功能減弱或消失,異物即可吸入氣管;各種原因引起的氣管食管瘺,食物也可經食管直接進入氣管內;醫源性因素如胃管刺激咽部引起嘔吐;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影響喉功能,抑制正常咽部運動可將嘔吐物吸入氣道。老年人反應性差也易發生吸入性肺炎。
1、新生兒吸入性肺炎
胎兒或新生兒在宮內、分娩過程中或出生后經呼吸道吸入異物(常見為羊水、胎糞、乳汁)引起的肺部炎癥反應。為新生兒早期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死亡率高。新生兒吸入性肺炎常發生于圍生期胎兒宮內窘迫或發生過窒息的新生兒,此類患兒由于在分娩過程中產程長,胎盤或臍帶原因影響胎兒血液循環,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刺激胎兒呼吸中樞興奮,出現喘息樣呼吸,致羊水或胎糞吸入。也有少數患兒是由于喂養不當導致乳汁吸入而致。剖宮產的新生兒口腔未經產道的擠壓,呼吸道的羊水含量較自然分娩的多,如果清理呼吸道不徹底,新生兒較早的呼吸,發生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的機會就多。
2、小兒乳汁吸入性肺炎
多見于存在吞咽障礙、食管畸形、食管功能不全、嚴重腭裂、兔唇等疾病的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