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6-01-04 13:42 原文鏈接: 向著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前進

      新年鐘聲在耳邊響起,2015年,在身后緩緩定格。2016,新的征程正在腳下徐徐展開。

      “十二五”勝利收官,回顧“十二五”時期,特別是過去的一年,我們緊緊抓住改善環境質量這個核心目標,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突破口,堅決向污染宣戰;在復雜的經濟形勢下,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行政手段,全力推動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互促共贏,把黨中央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轉化成生態環境保護的路線圖和施工圖。

      “十三五”開局令人滿懷期待,“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正推動中國夢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發展須破短板,圓夢必克難關。在這一關鍵時期,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認識高度、推進力度、實踐深度,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環境保護關系著發展、影響著民生、決定著未來。

      正如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所說:“我們今天的發展站在兩個非常重要的節點上:一個是我們的現代化進程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節點上,第二個是我們的復興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新節點上。”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越近,我們的任務越緊,我們的責任越重。

      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目標,全國環保系統負重前行、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戰略部署。

      全面改革創新,拓寬推進環境治理的格局。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為指導,以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環境質量為目標,四次創新大討論集眾智、接地氣,推動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緊密結合;探索開放式督查,使督政與民聲民意相互呼應;探索垂直化管理,使執法監管更公正更有力;探索全過程監管,使環保要求融入經濟運行全過程,探索環境管理的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化重點攻堅,筑牢改善環境質量的基礎。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相繼實施,這樣宏大的污染治理計劃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4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續大幅下降,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我國酸雨面積已經恢復到上世紀90年代水平,主要江河劣Ⅴ類斷面比例降幅達80%。

      注重源頭預防,守住落實科學發展的底線。環渤海沿海地區、北部灣經濟區、成渝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五大區域戰略環評,以及西部大開發戰略環評和中部地區發展戰略環評已相繼完成,連同9個指導意見、360多項規劃環評,共同為區域重大生產力布局和項目環境準入提供了重要支撐。

      保障空氣質量,鑄就敢于攻堅克難的隊伍。科學編制保障方案,督促減排措施落地;及時調整督查重點,保持督查高壓態勢;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嚴格落實整改問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及開展期間,北京市創下PM2.5監測以來歷史最好記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70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磨礪出政治強、業務精、敢作為、作風正的隊伍,凝聚起重品行、守紀律、敢擔當、有作為的環保文化。“閱兵藍”,環保系統以辛勤的付出、出色的成績,紀念抗戰勝利,提升國家形象,回應社會期盼。

      及時應急預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剛剛過去的一年,環保系統打了兩場“遭遇戰”。天津港爆炸,應急隊伍火速行動,環境保護部緊急抽調了各地力量支援;科學布設監測點位,及時處置各類廢水。事故區周邊空氣質量保持良好,沒有一滴超標廢水排入外環境,讓所有人放下了懸著的心。霧霾天來襲,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數次召開會議,分析研判形勢,部署應急工作。督查組分赴各地,督促應急預案啟動、減排措施落實。紅色預警首次啟動,提前干預首次實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污染濃度,減緩了污染趨勢。

      在一個個看似平凡的日子里,環保系統以堅定不移的信念、堅忍不拔的精神、堅持不懈的努力,推動著環境保護法制完善、責任落實、理念轉變。

      讓一條鐵律不可動搖:環境守法必須成為常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2015年,是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新環保法實施首個工作日,廣東對兩家嚴重污染環境企業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設施實施了查封。這一消息,讓環境違法者心中一震,讓盼望改善環境質量的人們精神一振。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環境保護部專門出臺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工和舉措。以打擊偷排、偷放等惡意違法排污行為和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弄虛作假行為為重點,依法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逐步健全,并在實踐中日益運行順暢,環保部門主動與公安、檢察機關聯合開展統一行動,與公檢法建立相互銜接、協調配合、聯動互動的執法新機制。

      讓一項責任按名責實:環境保護必須實行“黨政同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通過綜合督查和約談實行督政,成為督促地方黨委政府切實履行環保責任的有力手段。直截了當點明突出問題,針對癥結提出整改要求,實事求是反饋檢查意見;約談情況向社會公開,整改要求向社會公開,意見反饋向社會公開。密集的約談,直指地方的突出問題,直面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把壓力傳導得實實在在,把責任落實得明明白白。

      讓一個理念深入人心: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以環評強化源頭控制,以標準提高準入門檻,以執法加強監督檢查,通過環境政策的激勵作用、環境標準的引導作用、環境法制的約束作用,優化經濟發展,讓發展質量更好、發展更快、效益更高。去年夏天,掛牌督辦、整改,讓臨沂這座城市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盡管當時各種觀點沸沸揚揚,一些非議甚囂塵上,但最終,臨沂用自己的成果給出了明確答案:在“臨沂藍”成為網絡熱詞的同時,臨沂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61.3億元,增幅居山東省第三位。鐵的事實告訴人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可以共贏也必須共贏。

      2015,“十二五”的終端。扎扎實實的實踐,勤勤懇懇的耕耘,使理念逐漸變為行動,行動不斷取得成效。面對未來,我們有了更足的底氣,更高的志氣,更旺的士氣。

      2016,“十三五”的起點。前面的道路已洋溢著濃濃的春意。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五大發展理念,對發展的認識更深刻,要求更全面。綠色發展,環保系統獲得了更大的施展空間,也肩負著更加沉甸甸的責任。

      這個冬季,散去又來的霧霾,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不堪其擾,埋怨、質疑甚至憤懣,都在情理之中。對于環保部門,這既是壓力,更是動力。而對于公眾,這場霧霾讓人們對環境問題的“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有了切身感受,對污染治理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有了直觀理解,讓人們深深領悟到,保護環境和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各級政府切實履行職責,需要環保和相關部門切實付出努力,也需要全社會每一個人切實積極參與。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全面小康社會,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美好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堅守的信念,取決于我們拋灑的汗水,取決于我們堅持的方向。

    相關文章

    深挖科技信息富礦,河南濮陽有妙招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河南省濮陽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了一份靚麗答卷。近日,濮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雷燈照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與他們長期重視科技創新與創新服務,持續實施科技創新信息服務工程分不開。科技信息是重......

    清華開辦“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包含了這些成果

    3月9日下午,行健不息——清華大學“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清華大學開幕。該展覽展出了“十三五”期間清華大學涌現出的38項創新成果,涵蓋新型能源、基礎物理、生命健康、地學環境、冬奧專項、公共安全、機械......

    “十三五”儀器專項申報情況——中篇

    前篇主要匯總了“十三五”前期“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理想情況,本文主要包括了“十三五”中期立項情況。2018年“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擬立項情況: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牽頭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

    3月4日12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據張業遂介紹,本次大會5日上午開幕,11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半......

    “十三五”,科技強,國家強!

    天和飛天、“奮斗者”號入海、北斗衛星組網、時速600公里磁浮列車成功下線……你是否熟悉這些大國重器?你是否記得那讓人心潮澎湃的一幕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

    “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看科技如何改變生活

    近期,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吸引著公眾的目光。數千項“十三五”期間重大科技成果集結于此,彰顯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無窮魅力,盡展創新促進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強勁脈動。科技部統計數......

    王志剛:“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增長1倍

    2月26日,在今年兩會到來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面支撐新發展格局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國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5年......

    國內每萬人口發明ZL達15.8件

    1月21日,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圓滿完成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

    2020年在學研究生總規模將達300萬人

    ‘十三五’規劃提出,期末千人注冊研究生數達到2人,目前已超過2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今年將達到30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占比達到60%左右,目前已經超過了60%。‘十三五’期間授予博士......

    資助近8億!國自然公布“十三五”第五批重大項目指南

    8月1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發布“十三五”第五批8個科學部63個重大項目指南及申請注意事項。通告指出,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