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9-06-09 18:38 原文鏈接: 葉面積指數的測定——活體葉面積儀

    測定葉面積指數是在測定單葉面積、單株葉面積的基礎上,再根據單位土地面積內的作物株數,來計算的。葉面積指數的計算公式為:葉面積指數=綠葉總面積/占地面積。它反映的是作物群體大小的較好的動態指標,跟作物產量有一定的關系。一般的,葉面積指數越大,作物產量越高,因為葉面積指數高,相對的 葉面積就大,而葉面積大意味著光合作用效率高。因此,對于作物的生長狀況研究,我們經常需要知道葉面積指數這一參數。

    儀器設備:米尺;葉面積掃描儀;剪刀;鋪有濕紗布的帶蓋搪瓷盤;天平;活體葉面積儀;皮尺( 50m )。

    測定方法:首先應調查單位土地面積上(每平方米或若干平方米)的作物實有株數。根據地塊大小和地勢等,按對角線五點式定點法或三點式定點法確定 3 ~ 5 處有代表性的測點。每一測點的大小,因作物而不同,如玉米、高梁等高稈作物,可取 20 -30 m 2 ,稻、麥、大豆等到矮稈作物可取 2 -5 m 2 ,每測點可用尺量取正方形或長方形,也可順壟取段計算。確定測點后,分別查出每測點內的實有株數,并計算出每平方米內的植株數。

    在查出株數后,在各測點內再選有代表性的若干植株,如玉米、高粱可選 3-5 株(共 9-25 株),水稻、小麥等可選 5-10 株(共 15-50 株),測定單株葉面積。

    為了測定單株葉面積,首先應測定單葉面積。在測定單葉面積時,可采用長寬系數法或葉面積測定儀法進行離體或活體的單株葉面積測定。再由各測點若干株的單株葉面積測定值,求出測點的平均單株葉面積值。最后,按下式計算葉面積指數

    葉面積指數 = 平均單株葉面積(cm 2 ) ÷10000(cm 2 . m -2 ) × 測點的株數 / 測定面積 (m 2 )。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