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
1)免疫脾細胞的制備 制備單克隆抗體的動物多采用純系 Balb/c小鼠。免疫的方法取決于所用抗原的性質。免疫方法同一般血清的制備,也可采用脾內直接免疫法。
2)骨髓瘤細胞的培養與篩選 在融合前,骨髓瘤細胞應經過含8-AG的培養基篩選,防止細胞發生突變恢復HGPRT的活性(恢復HGPRT的活性的細胞不能在含8-AG的培養基中存活)。骨髓瘤細胞用10%小牛血清的培養液在細胞培養瓶中培養,融合前24h換液一次,使骨髓瘤細胞處于對數生長期。
3)細胞融合的關鍵:
1技術上的誤差常常導致融合的失敗。例如,供者淋巴細胞沒有查到免疫應答。這必然要失敗的。
2融合試驗最大的失敗原因是污染,融合成功的關鍵是提供一個干凈的環境,以及適宜的無菌操作技術。
4)陽性克隆的篩選 應盡早進行。通常在融合后10天作第一次檢測,過早容易出現假陽性。檢測方法應靈敏、準確、而且簡便快速。具體應用的方法應根據抗原的性質,以及所需單克隆抗體的功能進行選擇。常用的方法有 RIA法、 ELISA法和免疫熒光法等。其中ELISA法最簡便,RIA法最準確。陽性克隆的篩選應進行多次,均陽性時才確定為陽性克隆進行擴增。
5)克隆化 克隆化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單一細胞系的群體。克隆化應盡早進行并反復篩選。這是因為初期的雜交瘤細胞是不穩定的,有丟失染色體的傾向。反復克隆化后可獲得穩定的雜交瘤細胞株。克隆化的方法很多,而最常用的是有限稀釋法。
(1)顯微操作法:在顯微鏡下取單細胞,然后進行單細胞培養。這種方法操作復雜,效率低,故不常用。
(2)有限稀釋法:將對數生長期的雜交瘤細胞用培養液作一定的稀釋后,按每孔1個細胞接種在培養皿中,細胞增值后成為單克隆細胞系。第一次克隆化時加一定量的飼養細胞。由于第一次克隆化生長的細胞不能保證單克隆化,所以為獲得穩定的單克隆細胞株需經2~3次的再克隆才成。應該注意的是,每次克隆化過程中所有有意義的細胞都應冷凍保存,以便重復檢查,避免丟失有意義的細胞。
(3)軟瓊脂法:將雜交瘤細胞稀釋到一定密度,然后與瓊脂混懸。在瓊脂中的細胞不能自由移動,彼此互不相混,從而達到單細胞培養的目的。但此法不如有限稀釋法好。
(4)熒光激光細胞分類法:用抗原包被的熒光乳膠微球標記雜交瘤細胞,然后根據抗原與雜交瘤細胞結合的特異性選出細胞,并進行單細胞培養。
6)細胞的凍存與復蘇
7)大規模單克隆抗體的制備 選出的陽性細胞株應及早進行抗體制備,因為融合細胞隨培養時間延長,發生污染、染包體丟失和細胞死亡的機率增加。抗體制備有兩種方法。一是增量培養法,即將雜交瘤細胞在體外培養,在培養液中分離單克隆抗體。該法需用特殊的儀器設備,一般應用無血清培養基,以利于單克隆抗體的濃縮和純化。最普遍采用的是小鼠腹腔接種法。選用BALB/c小鼠或其親代小鼠,先用降植烷或液體石蠟行小鼠腹腔注射,一周后將雜交瘤細胞接種到小鼠腹腔中去。通常在接種一周后即有明顯的腹水產生,每只小鼠可收集5~10ml的腹水,有時甚至超過40ml。該法制備的腹水抗體含量高,每毫升可達數毫克甚至數十毫克水平。此外,腹水中的雜蛋白也較少,便于抗體的純化。
《自然·醫學》16日發表一項對大規模II期臨床試驗數據的探索性分析顯示,單克隆抗體prasinezumab能減少快速發展型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退化跡象。帕金森病目前沒有疾病修飾療法,這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
科技日報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醫學》16日發表一項對大規模II期臨床試驗數據的探索性分析顯示,單克隆抗體prasinezumab能減少快速發展型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退化跡象。......
靶向CD20抗原的免疫療法已經徹底改變了各種血癌和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療方式。然而,由于失去了靶向抗原,許多患者對這些治療產生了耐藥性。現在,費城兒童醫院(CHOP)和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Pen......
美國杜克大學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在接受腎移植的靈長類動物身上進行測試時,一種人造抗體成功地防止了器官排斥。這一發現為新型單克隆抗體在人體臨床試驗取得進展掃清了道路。該研究30日在線發表在《科學·......
......
單抗到底是怎么生產的?單克隆抗體(MAb)是針對專一的抗原決定簇產生的抗體,單克隆技術?名雜交瘤技術起源于1975年,由G.K?hler和Milstein創立。主要原理是利用產生抗體的B細胞與腫瘤細胞......
前言全柱成像毛細管等電聚焦(iCIEF)電泳已成為生物制藥領域治療性單克隆抗體(mAb)電荷異質性分析的一項重要技術,無需傳統CIEF方法的遷移步驟即可通過紫外實時成像的方式完成蛋白分離和定量檢測。除......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并在全球范圍內蔓延,造成百年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截至2021年7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共1.9億例,累計死亡病例400萬例。近期,新冠病毒變異......
6月5日,安進(Amgen)公司在ASCO年會上公布了其在研抗FGFR2b單克隆抗體療法bemarituzumab在2期臨床試驗中的最新結果。試驗結果表明,在中位隨訪時間為12.5個月時,接受bema......
近日,《細胞報告》刊發了一項來自暨南大學廖化新教授團隊聯手清華大學、泰諾麥博生物等機構關于破傷風單克隆抗體的研究成果。該研究表明,破傷風單克隆抗體作為新一代的破傷風預防與治療用藥在我國發展潛力巨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