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4-05-07 10:01 原文鏈接: 華北地下水超采嚴重形成世界上最大“漏斗區”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打開河北省的地圖可以看到,河北省的水系有海河、灤河兩大水系。查閱資料,可以得知,在河北,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約有300多條。其中,河北省最大的水系海河,流域面積12.4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6.3%。

      除了這么多的河,河北還有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最大的一塊濕地----白洋淀,面積366平方公里。有這么多水,河北是不是不應該缺水呢?

      最近,卻有媒體報道:“河北地下水超采30年或很快用盡,地裂現象不斷出現”。專家將一些地方靠超采地下水度日的情況形容為“爺爺喝孫子的水”。長期透支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甚至形成了區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

      資料顯示,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華北平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區”。其中最大的一個漏斗面積達8800多平方公里,而這個面積,大約是北京市市區面積的12倍。現在,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狀況到底如何?真的如報道中說的地下水“將要用盡”了嗎?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周劉莊村在滹沱河北大堤以北,基本上在整個衡水的最北部。在村民周大爺的指引下,記者來到村南的一塊兒農田里,8年前開裂的地裂縫現在還清晰可見。

      記者:是一次裂的?

      周大爺:慢慢裂的,原來小,慢慢越來越大。原來深,現在淺了。

      記者:最深的時候有多深?

      周大爺:溜腰深,200多米。

      記者:最寬的有多寬?

      周大爺:一米多。澆地根本就灌不滿。

      記者:咱這兒這種裂縫多嗎?

      周大爺:不少,這兒一條,那兒一條,再往東還有一條。

      長年跟蹤觀測地質災害的河北省地礦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質大隊副總工程師、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寇秋煥介紹,從2006至2010年,衡水市共發生10起比較大的地裂縫,最長的是武邑至阜城縣的一條地裂縫,長8公里。

      寇秋煥介紹,這些地裂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衡水市超量開采深層地下水,導致地面沉降,地下水過量超采,深層地下水位下降,沒有有效補給,就會形成地下漏斗,也就是說地下水位在海平面以下。70年代初期漏斗僅限于冀州、棗強、桃城區一帶,俗稱冀棗衡漏斗。現在冀棗衡漏斗面積已經連片擴大,形成華北平原一個大的漏斗區,8800多平方公里。

      寇秋煥:現在漏斗已經不是封閉的漏斗了,已經是和德州、滄州、邢臺的漏斗連成一塊兒了,形成一個大的復合型的漏斗了。

      資料顯示,目前河北省共有地下水漏斗區25個,其中漏斗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7個,地下漏斗改變的不僅僅是地形地貌,更改變著地下漏斗區人們的生活。

      在滄州市,地面沉降超過2米。記者在滄州市人民醫院采訪,河北第四水文地質大隊高級工程師杜興明指著院子中一個美麗的噴泉花園說,幾年前,這里還是一棟小樓房。

      杜興明:這個醫院的原先的一個婦產科病房,當時它是一個三層小樓,三層變成了兩層小樓,也就是說底下一層已經變成地下室了。

      在冀東水稻主產區昌黎縣,村民孫立軍告訴記者,因為沒有水,家里已經不種水稻了。

      孫立軍:我叔過去都是種水稻,那時候地下水位比較淺,打個眼就有井。但是水位越來越低了。每年種莊稼,買的水泵功率就得越來越大了,水流一年比一年小,有時候甚至沒水。而且有的地方光用水泵還打不出水來,還得找,水肯定是越來越少了。

      河北省衡水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尹俊嶺告訴記者,作為資源型缺水省份,河北省境內還沒有大的江河。為了滿足工農業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從上世紀 80年代起,河北開始超采地下水,年均超采50多億方,已累計超采1500億方,面積達6.7萬平方公里,超采量和超采區面積均為全國的1/3。

      尹俊嶺:反正現在這個形勢很不樂觀,生活用水井差不多打四百多米,故城部分井得打六七百米。再往下打基本都到地熱層了,那水就不能吃了。

      與河北相比,北京的情況也并不樂觀。按照北京市資料顯示,北京十年來的人均水資源量僅僅只有107立方米,剛剛夠極度缺水線的五分之一。在去年8月,北京曾經在一月之內四次刷新用水最高紀錄,峰值用水量接近一個半昆明湖的全部水量。

      因為用水量的持續攀升,北京早在2003年就先后啟動四個應急水源地。2003年正式啟用的懷柔應急水源地是北京第一個被啟用的應急水源地。京密引水管理處備用水源管理所所長任宇介紹,最初啟用時,應急水源地下水位埋深在16米左右,但現在每供水一天,地地下水位就下降5至10公分。中國環境科學院研究員趙章元給出了答案。

      趙章元:那不是各地經常會有報道說會有陷坑出現,這就是地下漏斗已經出現,整個華北地區是有5萬多平方的漏斗,當然更主要的是水量越來越少,大興那邊我們調查都有打到300米的了都打不上水。

      一邊是地下水資源超采問題凸顯,一邊要百姓生活用水的保障供應,取舍的天平如何平衡?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相比南方,北方水資源想對貧乏,要平衡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和百姓生產生活用水之間的矛盾,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了“南水北調”工程。

      今年年底前,南水北調的中線工程,將向北京每年供水10.5億立方米。這部分水進京之后,將替代懷柔、平谷、昌平等地的應急水源地,還將替代城區的自備井,從而涵養北京的地下水。從這一點上,南水北調工程為緩解北京供水壓力將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劉斌也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就是,即便是南水北調的水進京,也很難徹底改變北京水資源相對短缺的情況。

      劉斌:10億方除以我們現在的人口,2069萬。我們每個人增加的水資源量也只有不足50方,水資源短缺的情況并不會因為10億方到來有多大的轉變。無論南水北調的水來與不來,北京市都要加強節約用水。

      河北省衡水市水務局水資源科科長盧新民同樣表示,雖然有南水北調工程,但外來水只是暫時緩解缺水問題,難以治本,只有節水才是必由之路。

      盧新民:節水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一個部門兩個部門的事兒,提倡全民節水,把節水貫穿到生產、生活的始終。

      不過,北京市水務局總工程師陳鐵表示,隨著南水北調中線水的進京,北京將停止超采地下水,并利用一部分南水北調水回灌,這樣將有利于北京地下水的恢復。

      陳鐵:我們必須盡快地恢復,第一遏制它繼續超采,第二用南水北調的水補了總比不補強,起碼它不再惡化了。

    相關文章

    華北地表水和地下水硝酸鹽來源對極端強降水響應研究獲進展

    農田面源污染管理需要綜合考慮土壤氮素的累積和滯后時間,以應對不同氣候條件下水體污染的風險。華北農業過量施肥以及污水排放等造成土壤氮素累積的問題較為突出,在極端降水等特定水文條件下土壤累積氮素進入地表水......

    在《科學》發布“豆腐塊”,這對跨國“師徒”為喀斯特發聲

    向《科學》投稿兩個多月了,HamidM.Behzad仍沒有收到任何消息。正當他幾乎要放棄時,一天,其博士后合作導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聶云鵬跑到辦公室,帶給他......

    駐日美軍承認“放毒”東京17個地區地下水疑受污染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日本東京都政府6日說,圍繞駐日美軍承認曾泄漏含有機氟化合物的泡沫滅火劑一事,東京都政府要求日本中央政府提供更多詳細信息。截至上月底,東京已有17個地區的地下水檢測出有機氟化合物超標......

    地下水補給顯著增加青藏高原西部湖泊水量

    地下水能影響青藏高原湖泊水量?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獲悉,基于連續5年對青藏高原西部湖泊水位和水文氣象的監測數據,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發現,地下水補給顯著增加了青藏高原西部地區的湖泊水......

    貴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發布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強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

    關于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補給《劃定技術指南(試行)》

    名稱關于征求《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補給區劃定技術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2-00177分類土壤生態環境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05-26......

    饒竹課題組:102種地下水有機污染的氣質快速篩查

    地下水是重要的飲用水和工農業用水水源。《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態公報》顯示,我國地下水為Ⅳ類和Ⅴ類水質的監測點超過80%,其中Ⅴ類水質的監測點超過了Ⅰ、Ⅱ、Ⅲ三類所占比例的總和。然而由于我國有機污染檢......

    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的最新評估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城區地下水壓采量超過30億立方米,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淺層地下水總體達到采補平衡。......

    極端強降水改變地下水硝酸鹽來源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全球極端降水的頻率與強度呈增加趨勢,加劇了全球水循環和物質循環。華北歷史時期農業過量施肥以及污水排放等造成土壤氮素累積的問題較為突出,隨著極端強降水事件頻率的增加,在極端強降水條件下土壤累積的......

    針對超采嚴重和污染突出痼疾地下水管理新規重拳出擊

    水是生命之源。尤其是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資源屬性和生態功能,然而,長期以來,局部超采嚴重,污染問題突出成為制約我國地下水保護利用的兩大痼疾。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21個省區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采問題,個別......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