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2-01-13 13:44 原文鏈接: 北京8措施應對PM2.5五六環間增20萬畝林地


      2011年12月5日,霧霾下的東三環。當日,市環保局微博發布,朝陽、海淀、豐臺等多個站點,達到中度污染;房山良鄉更達到重度污染。(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張偉 攝

      2011年年末,PM2.5這一名詞迅速進入公眾視野。在今年的“兩會”上,PM2.5成為代表熱議的詞匯。

      針對市民關注的北京空氣治理問題,市人大代表、常務副市長吉林,副市長洪峰、陳剛昨日談及了PM2.5治理。據洪峰透露,本市將出臺八大措施應對PM2.5,改善空氣質量。

      對于目前的空氣質量,本市將出臺提高油品使用國Ⅴ標準、治理揚塵、鍋爐煤改氣等八項整治措施,以減少PM2.5的排放。

      PM2.5成政府工作新壓力

      昨天下午,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在密云團參加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1年經濟社會各項指標在艱難中完成,政府將在面臨6大壓力的情況下,進行今年的各項任務。吉林表示,

      吉林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12年9大任務,要完成這些任務有著六大方面的壓力。首先,第一方面,要完成8%左右的經濟生產總量,要看工業能不能有穩定的甚至比去年要好的發展。第二方面,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要促進消費持續穩定的增長也有壓力。第三方面,在財政體量很大的情況下,管好錢壓力大,怎么花錢到刀刃上也是一種壓力。維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城鄉居民收入扣除物價上漲后的實際增長等方面也壓力很大。

      除上述壓力外,“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壓力。”吉林表示,這個壓力就是PM2.5。

      PM2.5成政府工作新壓力

      >>常務副市長吉林

      >>副市長洪峰

      今年八大措施治理PM2.5

      昨天下午,副市長洪峰在參加海淀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小組會時表示,為了改善北京市空氣質量,北京市將出臺八項措施治理PM2.5,減少PM2.5排放。

      ▲八項治理PM2.5

      具體措施

      改所有燒煤的鍋爐為燒氣

      開展老舊汽車淘汰工作

      提高汽車燃油的排放標準,提高油品,率先實行國V標準

      大面積植樹造林,提出(植樹)20萬畝

      加強(工地)揚塵管理

      建立一種工作機制,加強京津冀地區聯防聯控

      加大工業結構調整,特別是揮發性工業的調整

      加強生態環境的治理

      ■代表建言

      北京應率先發布PM2.5數據

      今年“兩會”,眾多人大代表遞交的議案不約而同地提到了PM2.5的監測、控制和數據發布等問題。部分代表認為,北京應盡快啟動對PM2.5的監測,爭取率先分區域實時發布PM2.5監測數據。

      人大代表呂清今年將遞交一份《以降低PM2.5為重點,進一步提升首都空氣質量》的議案。建議北京市做好以降低PM2.5為重點的各項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結合北京及周邊地區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開展對PM2.5形成、擴散、傳輸規律及影響的研究。在數據發布中,呂清、高揚建議加快建設PM2.5監測網絡,并逐步實現按監測子站所在地區實時公布監測結果,讓市民了解自己生活區域的空氣質量。

      ■新聞名詞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中,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監測指標。京津冀等三大地區及九個城市群將被強制要求先行監測并公布PM2.5的數據。

      >>副市長陳剛

      五六環之間增20萬畝林地

      部分舊村改造空地不建房 未來三年種樹100萬畝 

      北京市副市長陳剛昨天表示,北京今年將在五環和六環之間建造20萬畝林地,未來三年的種樹目標為100萬畝。

      陳剛稱,此前北京的森林覆蓋率并不低,但主要都在山區,市民要想去森林氧吧,須開車幾小時去懷柔、密云、門頭溝。如果在五環和六環之間建造森林氧吧,將大大改善空氣質量。

      陳剛表示,五環和六環之間一些舊村改造后,騰出的空地將不再建造房屋,而是作為綠地。廢棄沙石、荒灘地也將植樹造林,一些農田外圍,也將種上幾排樹。

      市規委相關負責人稱,20萬畝林地將成為北京城區的第二道綠隔,呈楔形與城區連接,今年3月會種上第一批樹。

    相關文章

    速覽!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能源要點

    3月5日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報告提及了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能源相關內容,小編......

    中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應更加關注生命早期暴露

    近日,2024中國藍天觀察論壇在京舉辦。會上發布了《中國空氣質量改善的健康效應評估2024:關注生命早期暴露》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成人健康收益的評估,進一步證實我國清潔空氣行動所帶來的......

    喜報!山東這一技術創新中心通過驗收!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21年批準建設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集中驗收結果。依托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建設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大氣環境監測裝備及溯源技術)”......

    《江蘇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出臺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江蘇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制定了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省PM2.......

    首次發布:生態環境規劃編制技術導則總綱

    生態環境規劃編制技術導則總綱Technicalguidelineforformulatingplansforecologyandenvironment—Generalprinciples標準號:HJ1......

    生態環境部發布7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生態環境部發布7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關于舉辦2024年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技術實操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一季度全國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今年一季度,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一情況。他介紹,從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來看,一季度,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

    公開征集丨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智能站房試點研究單位

    為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推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智化轉型,進一步規范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運行管理,確保監測數據準確可靠,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擬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智能站房試點研究。......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