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7-05-12 02:21 原文鏈接: 北京:廢棄枝條化身肥料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姚辛莊村,一片百畝的新造林地里,最近多了一座會移動的小型植物加工廠。修剪下來的枝條,往加工廠里一送,15天就能變成有機肥。等積累的廢棄枝條全部消納完,加工廠就會“開拔”趕往下一片林地。

      “這叫移動式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站。”北京市林業工作總站副站長李榮桓介紹,這種移動處理設備今年在通州、豐臺、門頭溝區等多地推廣。通過對枯枝落葉的就地循環利用,北京市今年將有80余萬畝平原新造林實現植物垃圾零廢棄。

      “修剪下來的枝條,過去要么被農民拉回去做柴火,要么就地填埋或者小范圍焚燒。填埋需要占用大面積的土地,焚燒容易引發火災隱患,而且會影響空氣質量。”李榮桓介紹。

      馬駒橋的這座小型植物加工廠,讓枝條等園林廢棄物實現了就地消納處理。這套加工設備就設在林子中央,大小類似貨車車廂,車廂下還有輪子,方便拖拽移動。加工設備的一頭是進料口,修剪下的枝條塞進去,頃刻之間被粉碎成木片、木屑。粉碎后的廢棄物,直接被送到加工設備的另一頭,添加生物菌,進行發酵。不同于露天發酵需要幾個月時間,這座小型加工設備短短15天,就能把枝葉等廢棄物變成有機肥料。

      正是施肥的好季節,林子里,一排排國槐、毛白楊的樹坑里,覆蓋了一層這種黑褐色的有機肥料。“一棵樹一年大概需要10公斤有機肥,如果可以就地利用廢棄枝條加工肥料,那就能省下一筆肥料投入,管護費可以用到更精細化的管理措施上去。”這片林地的管護負責人表示。

      這類植物垃圾處理設施,每臺投資在數十萬元,如果每片林地都購置一臺,顯然不合算。但因為具備可移動性,一臺處理設施可以輻射周圍1300多畝林地,實現園林廢棄物的集約化處理。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