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石瑛、陳曉琪 12月14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鄧德會副研究員和包信和院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長期研究二維催化材料和納米限域催化的基礎上,成功將FeN4結構限域在納米石墨烯骨架中,并結合多種高分辨探針手段,首次直接觀察到石墨烯內嵌FeN4中心的原子結構。該限域結構有效地維持Fe原子配位不飽和狀態,使其具有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能夠在室溫零度高選擇性地催化氧化苯生成苯酚。相關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 (Science Advances, 2015, 1(11): e1500462)上。
已有研究表明配位不飽和的鐵中心可以表現出比貴金屬更高的催化反應活性。如在生物體內,在細胞色素和甲烷單加氧酶的催化反應中,有機配體和蛋白質可以有效地限域低價鐵中心,使其保持良好的結構柔韌性和高效的催化活性。而類似的配位不飽和鐵中心催化劑在多相催化中的應用卻極具挑戰。早在上世紀60年代,眾多科學家就開始嘗試將具有FeN-4活性中心的有機大環配合物的分子負載在碳材料上,用于燃料電池及傳統多相催化中分子氧的活化,但是FeN4大環分子與載體的相互作用往往較弱,易導致自身團聚。此外,由于FeN4在碳材料上的結構復雜性,一直很難通過有效手段表征或直接觀察到該活性中心的原子結構。
該研究團隊經過五年多的探索,通過高能球磨酞菁鐵分子與石墨烯納米片,通過控制球磨條件,巧妙地利用N原子與石墨烯的C原子形成強的共價鍵,使得N原子作為一個“錨”來穩定配位不飽和的鐵中心。通過與東南大學孫立濤教授研究組,中科院物理所李建奇研究員研究組,加拿大光源,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以及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王軍虎研究員等人合作,首次觀察到FeN4在石墨烯骨架中的原子結構。該工作進一步的理論計算表明,形成的FeN4結構能夠在石墨烯骨架中有效穩定,并且能高效分解雙氧水,形成O=FeN-4=O活性中心,進而可以在室溫零度下催化苯氧化生成苯酚。該研究結果給低溫下高效選擇氧化的非貴金屬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借鑒。
以上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納米先導專項和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的資助。
95后天才少年曹原此前因連續在國際頂刊發文,被稱為“石墨烯駕馭者”,備受國內外學術圈關注。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曹原及合作者今年8月21日在《Nature》發文《On-chipmulti-degree......
記者8月2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醫院骨科、腫瘤模型與個體化診治研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教授黎志宏團隊在骨腫瘤、骨轉移瘤及納米材料領域獲系列新成果。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化療藥物耐藥是......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致命的原發性腦腫瘤之一,但其診斷和治愈性治療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2024年8月19日,東華大學李靜超團隊在Advanced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Neutrophil-......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馬巍課題組與吳新平課題組合作,在原子水平上探索了納米團簇特殊性質的結構基礎與演變規律,構建了原位、動態、高分辨電化學表征方法精準獲取......
細胞內部結構究竟如何?標準顯微鏡在回答這個問題方面無法勝任。在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哥廷根醫學中心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款分辨率達到5納米的熒光顯微鏡。這款高分辨率顯微鏡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等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利用精心設計的人工籠目超晶格勢場,成功實現了石墨烯中不同色散類型能帶的選擇性調控。相關研究結果于8月6日發表在......
7月23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陳春英院士團隊和英國伯明翰大學lseultLynch教授團隊在納米生物分子冠分析表征方法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總結以Analysisofnanomaterialb......
統OLED屏的十分之一 納米透明屏幕能清晰顯示圖像細節。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科技日報北京7月18日電(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7日報道,韓國機械與材料研究所(KIMM)科學家使用......
石墨烯導熱膜是電子器件和系統重要的熱管理材料。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丁古巧團隊在石墨烯導熱膜尺寸效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工作通過建立亞微米-微米氧化石墨烯原料橫......
北京旭華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華科技)自研的石墨烯光合作用增長液,在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用于小麥、玉米、番茄等作物試驗后,實現了10%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