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10-30 13:34 原文鏈接: 化合物的分類

    對化合物的分類,是研究化學物質分類的一個主要內容。時下通行的化合物分類方法是按化合物分子的不同來分類。

    按組成分類

    可以把化合物分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僅含碳、氫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叫做烴。如甲烷(CH4)是烷烴、乙烯(C2H4)是烯烴、乙炔(C2H2)是炔烴,苯(C6H6)是芳香烴。有機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2、CO、H2CO3以及碳酸鹽外)如CH4、C2H5OH、CH3COOH都含有碳(C)元素。 

    無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為不含碳氫化合物,如H2O、KClO3、MnO2、KMnO4、NaOH等等,都是無機物。 

      無機物可以具體分為以下幾類:

    酸:由氫和酸根離子構成的物質是酸。如HCl、HNO3、H2SO4。需要注意的是,氨基磺酸、乙酸等是有機物,分別屬于磺酸和羧酸類,它們也被當作是廣義的酸,而不再區分是否是無機物。

    堿:由陽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物質是堿。如LiOH、NaOH、Ca(OH)2、NH3·H2O、NH2OH等。

    鹽:由陽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物質是鹽,如K2SO4、HgCl2、Ba(NO3)2等。它們分別有K+、Hg2+、Ba2+離子和相應的酸根離子SO42-、Cl-和NO3-。Cu(CH3COO)2是乙酸銅,雖然含有乙酸(有機酸)的酸根,但仍然被認為是無機物。(對于有碳-金屬共價鍵的才認為是金屬有機化合物)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負價氧的化合物為氧化物,如CeO2、MnO2、K2O、N2O、XeO4等。對于H2O2、Na2O2一類的過氧化物,在中學階段仍認為是氧化物。實際上,H2O2是一種弱酸,O22-為其酸根離子,因此Na2O2是鹽。

    碳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負價碳的化合物為碳化物,如WC、CaC2、Fe3C等。CO2雖然由兩種元素組成,但其中碳是正價,因此不是碳化物,而是氧化物。

    氮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負價氮的化合物為氮化物,如BN、Si3N4、Mg3N2等。需要注意的是,疊氮化物不屬于氮化物,它屬于鹽,因為疊氮根是疊氮化氫(一種酸)的酸根離子。

    按化學鍵分類

    離子化合物:鈉是金屬元素,氯是非金屬元素。鈉和氯的單質都很容易跟別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它們互相起化學反應時,生成化合物氯化鈉。

    化合物分子式

    從鈉和氯的原子結構看,鈉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1個電子,容易失去,氯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7個電子,容易得到1個電子,從而使最外層都達到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所以當鈉跟氯反應時,氣態鈉原子的最外電子層的1個電子轉移到氣態氯原子最外電子層上去,這樣,兩個原子的最外電子層都成了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

    在這個過程中,鈉原子因失去1個電子而帶上了1個單位的正電荷;氯原子因得到1個電子而帶上了1個單位的負電荷。這種帶電的原子叫做離子。帶正電的離子叫做陽離子,如鈉離子(Na+);帶負電的離子叫做陰離子,如氯離子(Clˉ)。這兩種帶有相反電荷的離子之間相互作用,就形成化合物氯化鈉。它呈電中性。

    在通常情況下,氯化鈉是固體。像氯化鈉這種由陰、陽離子相互作用而構成的化合物,就是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鉀(KCl),氯化鎂(MgCl2),氯化鈣(CaCl2),氟化鈣(CaF2)等都是離子化合物。帶電的原子團也叫離子,如硫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OHˉ)等。硫酸鋅(ZnSO4),碳酸鈉(Na2CO3)、氫氧化鈉(NaOH)等也是離子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氫氣跟氯氣化合可以生成氯化氫氣體。

    氯和氫都是非金屬元素,不僅氯原子很容易獲得1個電子形成最外層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而且氫原子也容易獲得1個電子形成最外層2個電子的穩定結構。這兩種元素的原子獲得電子難易的程度相差不大,所以都未能把對方的電子奪取過來。兩種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結果是雙方各以最外層1個電子組成一個電子對,這個電子對為兩個原子所共用,在兩個原子核外的空間運動,從而使雙方最外層都達到穩定結構。這種電子對,叫共用電子對。共用電子對受兩個核的共同吸引,使兩個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在氯化氫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對于電子對的吸引力比氫原子的稍強一些,所以電子對偏向氯原子一方,因此氯原子一方略顯負電性,氫原子一方略顯正電性,但作為分子整體仍呈電中性。

    像氯化氫這樣以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價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等都是共價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離子 ))和幾個配體分子(或離子)以配位鍵相結合而形成的復雜分子或離子,通常稱為配位單元。凡是含有配位單元的化合物都稱做配位化合物,簡稱配合物,也叫絡合物。配位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的一種。

    Ni(CO)4 都是配位單元, 分別稱作配陽離子、配陰離子、配分子。

    [ Co(NH3)6]Cl3 , K3[Cr(CN)6], Ni(CO)4 都是配位化合物。[Co(NH3)6] [Cr(CN)6] 也是配位化合物。判斷的關鍵在于是否含有配位單元。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