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3-08-30 17:29 原文鏈接: 努力建設一個“溫暖的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研究室黨支部已經連續兩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譽,支部書記李偉超在接受采訪時一直強調,這份榮譽不僅屬于現在的研究室黨支部,作為前身的測量與定軌研究室黨支部也功不可沒。

      “我們黨支部去年9月份才成立,之前一直與時間頻率測量與控制研究室屬于同一個黨支部,2022年‘四強標兵黨支部’的榮譽也是我們共同獲得的。雖然現在分成了兩個黨支部,但榮譽屬于數年來一起并肩奮斗的每一位支部成員。”李偉超說。

      黨建引領科研,“談心談話”是個好辦法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研究室黨支部一直把“抓好黨建促科研”作為支部工作的主線,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科研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特色鮮明、作用突出的科研型黨支部。“我們一直爭取把黨建工作融入科研攻關的全過程。”李偉超說。

      黨支部始終堅持黨建和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黨建工作緊密圍繞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工作展開,服務、支撐好科研工作,確保更多的科研成果產出。

      李偉超坦陳,前些年部門研究室安排的工作,也會有應付了事的情況。自從他擔任研究室副主任、支部支委、支部書記以來,一直在努力建設一個“溫暖的研究室”,人心的問題解決了,很多工作上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談心談話’真的是個好辦法!”李偉超說,當支部同志們遇到各種困難,作為黨支部書記,可以通過“談心談話”了解年輕人的困惑,幫忙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幫其規劃未來職業發展方向;通過“談心談話”了解中年黨員同志職業困境、生活難處,并盡量提供幫助。“就算有的事情幫不上忙,但總可以說點暖心話。”;通過“談心談話”了解老同志身體情況、家庭困難,并盡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通過長期的“談心談話”,研究室環境比前些年溫暖得多,也進一步推動了科研工作的進展。

      近些年,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研究室黨支部緊密圍繞國家各項重大需求,解決突破了高軌衛星轉發式測定軌系統、iGMAS全球跟蹤網、數據中心、分析中心建設、UT1自主測量及寬帶VLBI網、低軌衛星高精度軌道及鐘差測定等多項國內首創自主技術問題,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為我國導航領域、星網工程等多個重大項目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榜樣就在身邊

      劉婭是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時間頻率測量與控制研究室副主任,之前一直是測量與定軌研究室黨支部的黨員。她覺得在支部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一件不需要專門提及和動員的事情。“每個人似乎都有這樣的念頭,就是我要更積極更主動地去做一些事情。”劉婭感慨道,尤其面臨困難時。

      一次,在三亞執行任務遭遇了臺風天,為了避免研究室的戶外天線遭到臺風破壞,黨支部的同志們毫無懼色,紛紛主動請纓去現場處理。誰知,一位年輕黨員早已冒著大風暴雨到達現場,并攀爬到高處,對價值不菲的天線設備等進行了保護處理,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劉婭說:“我們不鼓勵大家的冒險行為,但這種愿意為科研工作作出奉獻和犧牲的精神時刻在支部每位黨員身上閃現。”

      王侃是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研究室黨支部一名年輕的預備黨員。7月初,她帶領兩名同事出差參與重慶的星網測試項目。由于工作場所偏僻、住宿環境簡陋、每天處理海量數據常常加班到凌晨,王侃開始出現咳嗽的癥狀,病情日益加重。盡管同事勸她去檢查,但王侃卻不愿意離開崗位。項目工程師鄒德財知道情況后,馬上安排王侃的學生“強行”帶她去醫院拍片子,診斷結果顯示,很可能是肺炎。

      李偉超立刻給王侃打電話,要求她馬上回西安看病,但王侃還是放心不下工作。“我勸她,干工作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立刻安排其他人去重慶,把王侃‘逼’回來先看病。”李偉超說。關于這件事,李偉超也曾在支部群里發過感慨:“雖然我們不鼓勵這種犧牲個人健康的工作模式,但是王侃、蘇行、劉嘉偉的工作熱情,確實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學習科學家精神,有些人覺得這離我們有些遠,但是我們要學習的科學家精神,我們身邊就有,年輕的、美麗的、鮮活的科學家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應該向她們學習!”

      能有這樣自覺自愿的奉獻精神,與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研究室黨支部平時就注重發揮黨員骨干的示范帶動作用密不可分。

      在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重大任務攻關中,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研究室黨支部通過成立或鼓勵黨員參與“授時中心轉發式PVT黨員突擊隊”“921空間時頻工程黨員突擊隊”,引領支部黨員在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上攻堅突破,并開展“黨建引領,崗位建功”活動,推出先鋒行動之“每月一星”,將在科研工作中表現積極的同志樹為典型。測量與定軌研究室黨支部支委薛艷榮研究員告訴記者,推出“每月一星”后,每個月支部都會在工作群里對優秀黨員事跡進行展示和表揚,這些鮮活的案例讓大家深受鼓舞。中心黨委委員、聯合支部書記楊旭海說,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研究室黨支部的這些舉措在重點科研項目、重大課題攻關等工作中對黨員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做到了讓“黨旗在科研一線高高飄揚”。

      弘揚老科學家精神,以國家需求為先

      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研究室黨支部一直重視學習老科學家和身邊優秀科學家精神,“這樣對大家的觸動更大!”李偉超說。黨支部多次在主題黨日活動中,邀請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的科學家講述科研經歷。

      陜西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前身)原臺長、楊旭海和李偉超的導師李志剛就是演講者之一。上海出生的他,1968年從南京大學天文系畢業后,來到偏僻落后的陜西蒲城,作為最初創立授時中心前身的23位大學生之一,在山溝里從事改造中星儀的工作。50多年來,李志剛的研究方向一直在變,因為國家和單位的需求一直在調整。他曾說過:“單位哪個方向需要我,我就往哪變。”上世紀九十年代,為了國家需求,50多歲的李志剛從天文轉到衛星通信領域,幾乎從零開始,但不懈的努力很快就讓他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在工作期間,他為中國時頻事業的發展包括世界時測量、衛星雙向時間傳遞、衛星精密測定軌等方面工作做出了杰出貢獻,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學術帶頭人和業務骨干。

      授時部短波臺原黨支部書記尹德龍也曾在講臺上作“326精神”主題黨日報告,回顧短波臺建設初期的艱難過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學生們,都是天之驕子,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完成任務,住在渭北高原的農村窯洞和倉庫里,自己種地種菜,自己挖沙子背水泥……如今,回憶起當年的艱苦歲月,尹德龍依然會堅定而無畏地說:“能夠參與這樣的重大工程,是無比自豪和光榮的事情,那些困難不算什么!”這樣的拼搏精神同樣讓支部同志們深受觸動。

      在老科學家精神引領下,又有新鮮血液持續被吸納。在高層次人才、科研骨干中發展黨員,一直是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研究室黨支部工作的亮點。吳元偉研究員就是中心從海外引進的優秀人才之一,他一開始入黨積極性不高,李偉超就主動邀請他參加支部活動。慢慢地,吳元偉的觀念發生了轉變。“入黨這件事情跟我想的不一樣!”吳元偉說。因為他發現黨員同志們覺悟都很高,也都是各個部門的先鋒模范,代表著最先進的群體。很快,吳元偉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他之后,還有兩位骨干科研人員也表達了入黨意愿,并遞交了申請書。

      通過這些方式,李偉超把支部的黨員同志凝聚在了一起,鍛煉著支部面對各種困難挑戰時的能力,從高層次人才的激勵到老一代科學家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李偉超把支部打造成了真正的戰斗堡壘。“拼命地培養同志們,讓他強大到足以離開;拼命地對同志們好,好到讓他們不想離開。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李偉超說。

    相關文章

    13個團隊、6名個人獲授中國科學院第六屆科苑名匠獎牌

    中國科學院4月29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該院工會近日在北京舉辦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中國科學院第六屆科苑名匠發布活動,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朱建喜等6名個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

    更新!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學部常委會、各專門委員會成員名單

    近日,中國科學院網站更新了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名單、各學部常委會名單、各專門委員會名單等,名單如下: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名單第九屆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路甬祥白春禮執行主席:侯建國成 &nbs......

    東北等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度學習交流活動在沈陽舉行

    3月20日至22日,“科技引領振興·院士智匯遼寧”東北等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度學習交流活動在遼寧沈陽舉辦。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吳朝暉,遼寧省委常委、副省長張立林出席活動并講話。54位中國科學院......

    華南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度學習交流活動在深圳舉行

    3月17日至19日,華南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度學習交流活動在深圳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吳朝暉,深圳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代金濤和3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出席了此次活動。活動由深圳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履新大學校長!

    據溫州肯恩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3月14日上午,溫州肯恩大學召開2025年春季學期全體行政員工大會。校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北鉸主持會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剛部署2025年學校重點工作。校領導班子全......

    我國在三維世界造出二維金屬材料!新金屬厚度為頭發絲二十萬分之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近期成功研制出厚度僅為頭發絲直徑的二十萬分之一的單原子層金屬,這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大面積二維金屬材料的制備,開創了二維金屬研究新領域。這種材料未來可以為超微型......

    1655萬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025年2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025年2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

    4895萬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2025年2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發布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2025年2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

    7528萬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25年5月政府采購意向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25年5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

    王齊華:懷國之大者守潤滑初心

    在中國科學院2025年度工作會議期間,我懷著崇敬與期待參觀了重新開放后的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紀念館位于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隆冬時節,這里群山環抱,松柏掩映;逶迤靜謐,青山無言。似乎無......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