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1-05-15 16:59 原文鏈接: 加德納菌屬介紹

    一、 分類與命名

    加德納菌屬DNA中G+C含量42~44mol%,代表菌種為陰道加德納菌。

    屬內只有陰道加德納菌 (G..vaginalis)一個菌種;該菌為陰道正常菌群,可因菌群失調引起細菌性陰道病。

     

    二、生物學特性

    陰道加德納菌為小桿菌,但具多形態性,大小約為0.5μm×(1~2.5)μm ,單個或成雙排列,無特殊結構。革蘭染色不定,與菌株和培養條件有關,臨床新鮮標本分離株或高濃度血清中生長的菌株呈革蘭陽性,實驗室保存菌株為革蘭陰性。

    多數菌株為兼性厭氧,營養要求較高,普通培養基上不生長。常用血平板在5% CO2環境中培養,形成針尖狀、圓形、光滑、不透明的菌落,在人和兔血平板上出現β-溶血環,羊血平板上不溶血。

     

    三、鑒別與鑒定

    1. 鑒定 一般情況下不做細菌的分離培養和生化反應,根據臨床診斷,以陰道分泌物革蘭染色找到線索細胞(圖17-13)、陰道分泌物pH測定及胺試驗為主要鑒定依據。該菌觸酶陰性、無動力、緩慢發酵糖類;大多數陰道加德納菌能水解馬尿酸鈉,不還原硝酸鹽、V-P陰性。對多聚茴香腦磺酸鈉(SPS)、2-甲基-5硝基1-咪唑基乙醇、三甲氧芐二氨嘧啶和氨磺酰敏感。

    2. 非特異細菌性陰道病檢驗

    (1)pH測定 測定陰道分泌物pH,大于4.5為可疑BV。

    (2)胺試驗 陰道分泌物滴加10% KOH,若發出腐敗魚腥樣胺臭味即為陽性。

     

    四、抗菌藥物敏感性\臨床意義

    所有菌株對青霉素類、萬古霉素和甲硝唑敏感;對磺胺類、萘啶酸、新霉素、多黏菌素耐藥。陰道加德納菌不建議做藥敏試驗,可選用甲硝唑、氨芐西林或阿莫西林。迄今為止尚未發現產β-內酰胺酶的陰道加德納菌株。

    當陰道乳酸桿菌大量減少,陰道加德納菌和厭氧菌過度增殖,造成陰道正常菌群微生態平衡失調,可引起非特異細菌性陰道病 (bacterial vaginosis,BV),為性傳播疾病之一。BV還可導致婦產科多種嚴重并發癥如子宮術后感染、產后子宮內膜炎等,并可引起新生兒敗血癥和軟組織感染。健康婦女雌激素對陰道上皮細胞糖原含量多少的影響及由陰道乳酸桿菌分解糖原產生的乳酸的多少是維持陰道微生態的主要因素。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