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植物保護公約組織(IPPC)規定:進出口貨物木質包裝必須符合《國際貿易木質包裝材料規定》(No.ISPM15),合規的木質包裝必須不攜帶有害生物且帶有符合規定的IPPC標識,違規的木質包裝則要接受被銷毀、拒絕入境、再次除害處理、通報查處等處理。按照此國際標準,歐盟、澳大利亞、巴西、美國等國外官方頻繁對我國出口貨物木質包裝發出違規警示通報,我國多家出口企業被列入“調查黑榜”。
違規通報
2014年,我國被國外官方通報的出口貨物木質包裝違規案例就達382起。頻繁通報不僅影響正常出口貿易,而且對我國檢驗檢疫部門在木質包裝檢疫的監管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一是無No.ISPM15規定的標識。木質包裝材料上沒有規定的IPPC標識,說明該包裝未按照批準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禁止入境。該種情況多發生在首次出口或出口較少的企業,發生比例大約占總通報數量的20%以上。
二是標識不符合No.ISPM15規定。存在標識不清晰、內容不全和標識不恰當等。如每個包裝單元上只有一個面有標識,有的標識用手寫等,發生比例占總通報數量的20%左右。
三是木質包裝發現有害生物。發現的有害生物一般為天牛科、小蠹科、吉丁蟲科等,一般從外觀上看到空洞、蛀孔、蟲糞、蟲道、流汁、腐朽等。發現有害生物是被通報的主要原因,比例大約占總通報數量的40%以上。
四是木質包裝材料帶有樹皮。違規通報中有因木質包裝中材料存在寬度大于3厘米的樹皮而被退運的情況,這種情況偶爾也有發生。
五是非木質包裝部分材料不符合豁免規定。經過加工材料如膠合板、刨花板等制成的包裝屬于非木質包裝(即市場上通常所稱的“免熏蒸托盤”),風險極低,不適用于No.ISPM15規定,可以豁免。但在使用非木質包裝時,有時夾帶原木材料,該種情況就會違反規定。
原因分析
企業方面看:一是出口企業不了解國際檢疫標準。被通報的貨物多為非法檢產品,相關出口企業對木質包裝的國際檢疫標準不熟悉或一知半解,因而使用了沒有IPPC標識的木質包裝或在非木包裝中摻雜木質包裝,導致被通報。二是忽略木質包裝質量。調查發現,出口企業關注的焦點都在貨物本身,往往忽視了木質包裝植物衛生狀況,蟲蛀、蟲道、蟲糞可見,有的帶有活的成蟲和幼蟲。同時,在運輸、倉儲過程中防護不夠,極易再次被有害生物侵染。三是使用不符合規定的木質包裝。出口企業為逃避檢疫,貪圖小利,認為只要帶有IPPC標識的木質包裝就合格,于是通過購買市場上假冒IPPC標識的木質包裝或自己偽造的IPCC標識企圖蒙混過關,這是導致國出境貨物木質包裝屢遭國外違規通報的主要原因。
檢驗檢疫方面看:一是存在監管盲區。檢驗檢疫部門負責出口貨物木質包裝標識加施企業的考核發證和監督管理,但對木質包裝使用企業無實施監督管理的權力和職責。遭通報的發貨人出口的貨物多數是非法檢貨物,無需經過檢驗檢疫部門就可出口。另外,國外官方通報信息不詳細,反饋周期長,有的通報過去半年甚至一年才反饋,給檢驗檢疫部門調查帶來困難。二是抽查檢驗力度不夠。據調查,檢驗檢疫部門出口前的口岸上尚未開展非法檢貨物木質包裝抽查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出口木質包裝就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三是宣傳培訓工作不夠。木質包裝檢疫要求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國際檢疫標準專業性強,檢驗檢疫部門對出口企業的專業知識培訓還不足,在社會媒體上相關法規政策宣傳還不夠。四是打擊假冒偽造標識工作難以開展。IPPC標識易于仿制,與其配套的追溯和防偽要求又很難判定是否造假,導致“真李逵”打不過“假李逵”。
監管對策
針對上述進出口貨物木質包裝存在的問題,著力強化檢驗檢疫監管力度,減少不合格率,就變得尤其重要。
一是強化對木質包裝標識加施企業的監管。嚴格資格準入,強化出口木質包裝標識加施企業過程管理,對熱處理計劃申報、熱處理庫的設施、熱處理指標實時監測情況、結果判定、標識加施、防偽碼登記、存放使用等環節實行“一條龍”監管,保證貨物、處理時間和標識碼的一一對應。尤其是提高IPPC標識的防偽技術含量,建立全國統一的追溯防偽體系,即能夠溯源又可以防偽,使“假李逵”無所遁形。
二是增強出境貨物木質包裝的口岸查驗能力。落實“三個一”通關模式,完善口岸合作機制,檢驗檢疫部門與海關聯合執法常態化。同時,加強信息共享,增強產地和口岸檢驗檢疫部門的溝通協作,聯合執法。
三是加大協同打擊偽造、假冒IPPC標識不法行為的力度。建議形成常態的工作機制,口岸、內地各檢驗檢疫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形成聯動工作機制。組織力量對高風險地區,高風險環節采取摸底、排查、暗訪等形式,曝光典型案例,引導企業誠信經營。發揮“12365”質量熱線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監督。
四是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出口企業對木質包裝的檢疫認識水平。通過召集出口貨物木質包裝生產加工企業及相關單位,進行國際檢疫標準《國際貿易木質包裝材料規定》和植物檢疫知識的培訓,強調木質包裝檢疫處理的重要性,使企業熟悉國際慣例,遵循國際檢疫要求。同時,豐富宣傳的渠道、內容和形式,宣傳檢驗檢疫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和違規通報案例,提高出口企業乃至全社會對該項工作的認知。
項目概況汕頭海關口岸檢疫查驗能力提升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汕頭市濠江區疏港大道9號中海信創新產業園產A-02幢第7層701號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4年12月03日09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
藥品包裝上的通用名常顯著標示,單字面積大于商品名的2倍;在橫版標簽上,通用名在上1/3范圍內顯著位置標出(豎版為右1/3范圍內);字體顏色使用黑色或者白色。藥品包裝上的商品名一般與通用名分行書寫,其單......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
海關總署公告2024年第52號(關于進口法國豬源性蛋白飼料檢疫和衛生要求的公告)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法蘭西共和國農業和糧食主權部關于法國豬源性蛋白飼料輸華檢疫和衛生要求的規定......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今日公布五項新國標,加強快遞包裝與服務質量監管。據悉,《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強制性國家標準和《快遞循環包裝箱》推薦性國家標準將于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而新版《快遞服......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聯合有關部門召開商品過度包裝治理工作會商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商品過度包裝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國務院辦公......
印度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透明木材有望替代玻璃或者塑料,用于制造汽車擋風玻璃、透明包裝以及生物醫學設備。透明木材具有可再生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可減少對環境的生態影響。此外,其成本效益是玻璃的5倍,......
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圍繞“遏制過度包裝‘天價’月餅,倡導綠色理性消費”主題,召開2022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有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根據近期對月餅過度包裝、“天價”月餅開展的國家監督抽查和集中整......
2020年12月30日,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提出,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歸口發布的《食品及食品包裝表面中新型冠狀病毒采樣與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方法》團體標準正式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發布......
疫情爆發初期,多國向我國伸出援手。我們的鄰國蒙古國就宣布向我國捐贈3萬只羊,如今羊已養肥,即將抵達我國。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柴文睿表示,蒙古國捐贈的這些羊,在接受檢疫和數十天隔離后,將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