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4-08-18 15:16 原文鏈接: 關于骨髓灰質炎的癥狀及臨床表現

      癥狀

      有小兒麻痹癥存在的地方,它是由個人接觸或吃了污染的食物及飲食而傳播的。小兒麻痹癥的早期癥狀是頭痛、咽候痛及發熱。然后接著出現頸部肌肉及背部肌肉疼痛的現象。病情嚴重時,肌肉軟弱無力,最后可能導致癱瘓。

      使脊髓灰質炎病毒聞名于世的是二戰時期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已是成年的羅斯福在一次出海旅行歸來后發現自己被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成了名不副實的“小兒麻痹癥”。時任紐約一家銀行行長的羅斯福憑著驚人的毅力與骨髓灰質炎抗爭,終于戰勝了病魔,但終身只能坐在輪椅上。

      羅斯福戰勝骨髓灰質炎的精神鼓勵了無數人,一些財團以及個人紛紛捐款,用于骨髓灰質炎病毒的研究,1945年用人和猴子的非神經組織培養物分離骨髓灰質炎病毒成功,并可傳代,1953年證實骨髓灰質炎病毒為RNA病毒,1954年滅活疫苗研制成功,大規模的疫苗接種對戰勝骨髓灰質炎病毒至關重要。但科學家發現,這種疫苗因為是注射接種,僅使人體內血液中產生IgG 抗體,而骨髓灰質炎是腸道病毒, 兒童的成堆玩耍使病毒能從口進入消化道,再隨糞便排出,感染未接種疫苗的兒童,科學家們進一步發明了可以口服的脊灰糖丸,能在腸道產生IgA抗體,即使病毒經口進入,也在腸道就地消滅,如今骨髓灰質炎病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徹底消滅的病毒。

      流行病學

      人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隱性感染(占99%以上)和輕癥癱瘓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癱瘓型因癥狀明顯而在傳播上意義不大。本病以糞-口感染為主要傳播方式,發病前3~5天至發病后1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及糞便內排出病毒,少數病倒糞便帶毒時間可長達3~4月;密切生活接觸,不良衛生習慣均可使之播散。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感染后獲持久兔疫力并具有型的特異性。<4個月嬰兒有來自母體的抗體,故很少發病,以后發病率逐漸增高,至5歲以后又降低。

      本病廣泛分布于全世界,溫帶地區流行高峰在5~10月,熱帶地區終年可見。由于減毒活疫苗的應用,發病率已明顯下降,但我國仍為流行地區。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00年全球消滅脊髓炎,1989年又提出消滅本病的行動計劃,我國政府對此極為重視,已動員全國做好疫苗接種工作,進行免疫強化措施。消滅本病將指日可待。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