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腫塊診斷80%規律可作為診斷分析的參考:
頸部非甲狀腺瘤20%為炎癥、畸形或其他非腫瘤性疾病;惡性腫瘤20%為頸部原發腫瘤,80%為轉移性腫瘤;轉移性腫瘤20%來源于胸腹部臟器,80%來源于頭頸部惡性腫瘤。
轉移性惡性腫瘤中,20%原發灶不明,80%可找到原發灶。
值得注意的是,診斷為頸部淋巴結反應性增生(reactive proliferation of the lymph node)的病例越來越多。常是不明原因的多部位淋巴結腫大,無或輕度不適。能引起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的因素有多種,例如病毒、某些化學藥物、代謝的毒性產物、變性的組織及異物等。組織學上,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的表現十分復雜,是介于良性與惡性之間的淋巴組織交界性病變。如伴有淋巴組織不典型增生,則需注意惡變傾向,予以嚴密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