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或混合喂養兒。
(二)具備上述臨床表現中的一項或多項。
(三)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白細胞增高,新生兒或早產兒可降低,中性粒細胞增多,可有血小板降低),便常規(可有紅白血球,便潛血陽性),腦脊液檢查(白細胞增加,蛋白增高,糖降低),血、腦脊液、便培養有阪崎腸桿菌生長。
(四)影像學檢查:出現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時,腹平片早期表現為部分腸管擴張、僵硬,充氣不均勻,腸間隙增寬,典型表現為腸壁囊樣積氣;晚期可出現門靜脈積氣,滲出性腹膜炎,腸段固定擴張,腸穿孔時表現為氣腹。有神經系統并發癥時CT可表現為腦室擴大、腦水腫、硬膜下積液、腦膿腫等。
(五)確診病例必須有病原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