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段工序的生產目標是完成化成封裝。截至中段工序,鋰電池的電芯功能結構已經形成,后段工序的意義在于將其激活,經過檢測、分選、組裝,形成使用安全、性能穩定的鋰電池成品。后段工序主要流程有:化成、分容、檢測、分選等,所涉及的設備主要包括:充放電機、檢測設備等。
化成(所用設備:充放電機)是通過第一次充電使電芯激活,在此過程中負極表面生成有效鈍化膜(SEI 膜),以實現鋰電池的“初始化”。分容(所用設備:充放電機)即“分析容量”,是將化成后的電芯按照設計標準進行充放電,以測量電芯的電容量。對電芯進行充放電貫穿化成、分容工藝過程,因此充放電機是最常用的后段核心設備。充放電機的最小工作單位是“通道”,一個“單元”(BOX)由若干“通道”組合而成,多個“單元”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臺充放電機。
檢測(所用設備:檢測設備)在充電、放電、靜置前后均要進行;分選是根據檢測結果對化成、分容后的電池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選擇。檢測、分選工序的意義不僅在于排除不合格品,由于鋰離子電池實際應用中,電芯常以并聯、串聯方式結合,所以選取性能接近的電芯,有助于使電池整體性能達到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