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手術療法
各種有針對性的非手術療法均有明顯的療效,其中尤以頭頸持續(或間斷)牽引、頸圍制動及糾正不良體位有效。手法按摩亦有一定療效,但應輕柔,切忌因操作粗暴而引起意外,不宜選用推拿。
2.手術療法
凡具有以下情況者可考慮手術:
(1)經正規非手術療法3個月以上無效,臨床表現、影像學所見及神經學定位相一致。
(2)有進行性肌肉萎縮及疼痛劇烈。
(3)雖非手術療法有效,但由于癥狀反復發作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
術式以頸前路側前方減壓術為宜,不僅療效佳,且對頸椎的穩定性影響不大。對伴有椎節不穩或根管狹窄者,亦可同時選用椎節間界面內固定術,將椎節撐開及固定融合。通過切開小關節達到減壓目的的頸后路術式雖有療效,但因術后易引起頸椎成角畸形,目前已逐漸為大家所放棄。亦可通過椎板從后方切除或刮除椎體側后方的骨性致壓物,但此種術式難度較大,且易誤傷,非有經驗者不應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