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可準確提示腫瘤的存在,確定空間位置,腫瘤數目和腫瘤引起的繼發改變。海綿狀血管瘤的CT像有如下特征:①多位于肌肉圓錐內,視神經的外側,視神經被推擠移位,冠狀層面更便于對視神經位置的判斷;②腫瘤呈圓形,橢圓形或梨形,邊界清楚,圓滑,內密度均質,密度輕度高于鄰近軟組織,CT值一般大于+55HU,腫物內可能發現鈣質沉著;③注射對比劑后強化明顯,增強值大于25Hu,且一致性增強;④50%病例眶腔擴大,海綿狀血管瘤的大部分病例眶尖保留一個三角形透明區(圖6),但起源于眶尖或向后蔓延者往往缺乏此黑三角(圖7)。關于密度和增強值除取決于海綿狀血管瘤的構造外,還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腫瘤內血管和纖維組織分布不均,或含有毛細血管成分,則密度可不均質和增強不一致(圖8)。造影劑增強也受注射與掃描時間間隔影響,如一邊注射一邊掃描,因腫瘤供血動脈纖細,造影劑尚未充滿病變區,或間隔時間較久,腫瘤內造影劑已排出,強化值均較小。正當造影劑充滿腫瘤野,且血管竇腔多而大,增強后CT值可大于100HU,如此高的增強值在其他眶內腫瘤較為少見。另外CT可揭示腫瘤數目,可顯示腫瘤準確位置和排列狀況(圖9),此點對于完全取出腫瘤非常重要,因小腫瘤的探查可能被遺漏。CT是根據密度判斷病變的,CT平片很難把海綿狀血管瘤與神經鞘瘤、鞘外腦膜瘤、平滑肌瘤和良性間質瘤鑒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