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幾乎所有的抗菌藥都可能引起偽膜性腸炎,林可霉素也不例外。偽膜性腸炎可能不嚴重,也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對于服用抗菌藥后出現腹瀉的患者必須考慮排除偽膜性腸炎的診斷。
抗菌素的使用可改變結腸內的正常菌群,可能導致梭形菌類的過度生長,研究指出難辯梭菌產生的毒素是抗生素相關性腸炎的一個主要致病因素。
一旦偽膜性腸炎的癥斷成立,必須立即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輕度偽膜性腸炎可能只需停止用藥,而中到重度的偽膜性腸炎則必須考慮到控制液體、電解質及蛋白的補充,并使用臨床有效的治療難辯梭菌性腸炎的抗菌藥物。
同時還需考慮其他可能引起腸炎的因素,必須仔細詢問是否有對其他藥物或致敏原的過敏史。
2.出現嚴重過敏中毒反應時需要緊急搶救,包括使用腎上腺素及其他臨床所需的急救手段,包括給氧、靜脈給皮質激素等。
3.根據目前經驗,部分老年患者伴嚴重疾病時可能對腹瀉的耐受能力更差,對于這些患者使用本品,需經常注意監測腸道變化。
4.對于有胃腸道疾病,尤其是有結腸炎病史的患者,需謹慎使用本品。
5.對于有哮喘病或其他嚴重過敏使的患者,需謹慎使用本品。
6.某些感染可能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還需切開清瘡或其他所需的外科手術處理。
7.本品的使用可能導致某些非敏感菌的過度生長-尤其是酵母類菌。如果出現更嚴重的感染,需根據臨床所需采取相應的治療處理。如果在需本品治療的患者存在念珠菌的感染,需同時給予相應的抗念珠菌治療。
8.對于嚴重腎功能缺陷的患者,林可霉素的血漿半衰期可能延長,對于肝功能不良者的患者,血漿半衰期的時間可能延長為正常肝功能患者的兩倍。
對于有嚴重腎功能不良伴有或不伴肝功能不良的患者,需謹慎確定劑量,高劑量使用時需監測血漿林可霉素的水平。
9.在本品長期使用治療中,必須定期監測肝功能和腎功能及細胞計數。
10.林可霉素對大多數的糞腸球菌及淋病奈瑟球菌,腦膜炎奈瑟菌株和流感嗜血菌株及其他革蘭氏陰性的微生物或酵母菌無效。
在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間可能出現交叉耐藥性,有報道還可與紅霉素出現交叉耐藥性,包括與其他的大環內酯類非直接交叉耐藥。